附录·居士集序_文忠集

...,卷尾有编定、校正、复校十二人衔名,有三异名,岂提要本佚之耶?三异字无疑,谦益字彦�,朝佐字怀忠,伯刍字驹甫,罗泌字长源。陆氏藏书志有明天顺刊本,每卷末俱有“熙宁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两,又有周必大后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308.html

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延医论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成伤寒论志论 阴阳交并论 虫论 温疫总论 疟论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 虚劳论 传尸...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卷第.李谪仙_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吾友黄介[7] 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政不当如此。’余以为知言。” 荆公云:“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翡翠兰苕上,(“兰苕”旧钞本作“青冥”。)未掣鲸鱼碧海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1110.html

黄疸辨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乃太阳阳明表证,而金匮有黄家脉浮,当以汗解,宜桂枝加黄 汤一,证治相符。大便涩,正阳阳明胃家实症也,而金匮有诸黄猪膏发煎主之一,证治相符。金匮既详其治,不应反阙其证,故巢说本金匮逸文。且以此推之,黄病固有与伤寒同法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29.htm

归砚录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属不通,至于疫证,更不可与温热同治,当从吴又可、余师愚两家为正鹄。而温之为毒为疟,乃温之节目矣。概而论之,宜乎愈辨愈不清矣。(二)其次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嘻!岂其未内经耶!伏气为病,自内而发,惟冬春风温、夏、秋燥,皆...

http://qihuangzhishu.com/723/26.htm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1)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中华养生文化的开创者:黄帝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录的第一个帝就是黄帝,黄帝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始祖,距今已千年了。但是千年前还没有文字,那时候的黄帝是不可能亲自写下这本书的,所以黄帝内经是后人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4.html

非乐上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九_墨家_【文学360】

...非乐上:荀子·富国篇,杨云“墨子言乐无益于人,故作非乐篇”。 1、非乐上: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俞云:“‘仁之事者’,当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见兼爱中篇。”诒让案:当云“仁者之事”,下文云“仁者之为天下度也”,可证。必务求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54.html

下经夬传卷 升_周易

...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1)与为应,往必见任。体夫刚德,进不求宠,闲邪存诚,志在大业,故乃利用纳约于神明矣。 九三:升虚邑(1)。 曰:“升虚邑”,无所也(2)。 (1)履得其位,以阳升阴,以斯而举,莫之违距,故若“升虚邑”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38.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𦬦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𠀤音宜。惑也。廣韻不定也。易·乾卦或之者,之也。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

http://hanwen360.com/k/7591.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内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共找到516,3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