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运有不应之_《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应者,沉细之也。甚至极沉极细,几于不可见矣;第覆病者之手而之则见。凡值此不应之,乃岁运合宜,命曰天和之,不必求治。若误治之,反伐天和矣。土运为南政。盖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火四运,皆以臣事之,北面受令,故为北政。甲己二年...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4.htm

法统论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于尺;女为阴,宜尺大于寸是也,何以知妇人有孕之。尺大而旺,或心脉大而旺是也(“神门”穴甚动为有子,一云∶心脉大为男,右尺大为女。)何以知妇人血崩。曰∶尺内虚、大、弦、数是也。何以知妇人之半产。曰∶得革是也。何以知妇人之产期。曰∶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97/43.htm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验也.若只凭而不问症.未免以寒为热.以表为里.以阴为阳.颠倒错乱.而夭人长寿者有矣.是以古人治病.不专于.而必兼于审症.良有以也.奈何世人不明乎此.往往有病讳而不言.惟以诊脉而试医之能否.之而所言偶中.便视为良医.倾心付托.笃意委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9-9.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病色。指纹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周仲瑛_四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对象,详察细辨。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切 切诊主要含、触诊两部分。一、诊脉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指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面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观察指纹颜色、形态和充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1.htm

九种诊断法诊察小儿温热_《重订广温热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若其动洪大而弹手,与细按而绝然不应者,皆之宗气绝也,病必凶。总之,小儿候难凭,惟揣虚里穴,确有可据,凡虚里动跃,多属血虚风动之候,或阴虚火旺之症,药宜甘润镇摄,切忌苦辛消克。次上、中、下三脘。以指按之,平而无涩滞者,胃中平和而无宿滞...

http://qihuangzhishu.com/667/31.htm

触诊、腹_【中医宝典】

...等。小儿发热指冷,伴见眼红有泪、流涕咳嗽、须防麻疹,如并见口腔颊粘膜有细小白点,即可确诊。 (3)触扪胸腹:胸高气粗,手按胸廓起伏有力,则多为风热袭肺(如支气管肺炎)或痰热壅肺(如大叶性肺炎)。左乳下(虚里),心跳动不应手,为宗气内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6.html

学用经方须重视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腹具有客观性与重复性强的特点,可弥补舌之不足。 ●张仲景对腹证非常重视,在判断病位、阐述病因、分辨病机,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上多有对腹证的应用。 ●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论述,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共找到117,6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