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盛衰之时也。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

http://qihuangzhishu.com/100/71.htm

髓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痿》),肾生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逆调》)。髓由肾精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髓可...

http://qihuangzhishu.com/44/25.htm

奇恒之府——髓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骨髓”(《素问·痿》),肾生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逆调》)。髓由肾精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11.html

浅谈脾胃饮食疗法_中医食疗内科食疗_【中医宝典】

...。所以饮食方面,一定要定时定量,要有节制,暴饮暴食,会使脾胃功能紊乱。正如内经《素问,脾》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仍伤」。 宋末伟大医学家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中指出「百病皆因脾胃衰而生也」说明了脾胃的重要性,脾胃衰弱,气血生化无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017.html

脉要精微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要精微》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荣卫之气,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以平旦为常。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易明,经脉未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15.html

伤寒杂病_【中医宝典】

...杂病卷第一 平脉法(上)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4.html

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卫气失常》:“六岁已上为小。”⑸轻微。《素问·刺疟》:“身体小痛,刺至阴。”⑹指小针。《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⑺脉象名。其脉形较小。《素问·平人气象》:“脉小实而坚,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⑻指药味少的方剂。...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20.htm

影响体质的因素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体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等形质的强弱盛衰基础之上的,取决于这些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 因此,凡影响个体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 1.先天因素 体质的构成首先是来自于父母之精。《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3.html

刺血疗法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施用此法,应视病邪与正气盛衰而定,不宜多出血。 4、孕妇及有习惯性流产史者,禁用刺血。 5、病人暂时性劳累、饥饱、情绪失常、气血不足等情况时,应避免刺血。 二、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气血盛衰以及疾病的虚实属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497.html

中医科普窗⑨_【中医宝典】

...生命活动的表现,通过眼神、呼吸、语言等方面反映出来。神来源于人的精气,因此,一个人有神还是无神,可以反映精气的盛衰,精气充足则有神,精气不足则无神。 2.色,指面色。面部的色泽,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若面色红润而有光泽为气血充足,表示健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18.html

共找到139,3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