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_《全唐诗》

...【曲歌辞·忆江南】刘禹锡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 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独笑亦含颦。 卷28_39【曲歌辞·宫中调笑】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来遮面。玉颜憔悴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88.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 寒 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原方治病,而且还把其中一些方剂制成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7.html

卷二十六_《全唐诗》

...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卷26_81【曲歌辞·秋夜长】张籍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愁人不寐畏枕席, 暗唧唧绕我傍。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褭褭,千声万声鹖鸟鸣。 卷26_82【...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86.html

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治小儿腹痛。巴豆(一枚,去壳,槌去油) 朱砂(一粒)同研匀,用鸡子一个,开顶微去白,入药在内,搅匀,仍将纸糊口,用秆圈坐在锅内,水煮熟,令儿食之,或以茶清送下,即打下所,神效。追散(周佐溪传) 治小儿、食积、热、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13/160.htm

治法折衷说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古总为《伤寒论》(或为卒,卒即之剥文,勿作伤寒为仓卒之解),《外台》总称为《伤寒论》(详泉《金匮方论注·序注》),是所谓《伤寒论》者,为伤寒中之说,非为一切说(下另有论)。徒恃此书...

http://qihuangzhishu.com/769/64.htm

小儿诸候三(凡四十五论)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解脱之时,不避温凉暑湿,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软弱,而为鬼气所伤,故也。六十五、尸注候尸注者,是五尸之中一尸注也。人无问大小,腹内皆有尸,尸为性忌恶,多接引外邪,共为患害。小儿血气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尸注因而为。其状沉默,不的知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51-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即寸白虫。见《本事方释义·诸飞尸鬼疰》。参见寸白虫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34.htm

有治有不治_《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王汉东曰.小儿.可医者九.面上虚肿是者.脾之所系.脾主身之肌肉.故应于面.故知是脾.其脾系土.土无正形.故早晚浮肿不定.多则早浮.其睡则脾不磨.上面作肿.若后此症.则是虚中.宜用补脾消积行气等药.又面合地卧是.何以合地....

http://qihuangzhishu.com/707/83.htm

的涵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1.htm

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术、香附为臣.研末粥丸.空腹吞之.月余经至.无.且妊矣.〔附〕休宁西山金举人.小腹痛甚.百药不效.一医为灸关元十余壮.次日茎中淫淫而痒.视之有出.以手扯去之.长五六寸.连日出七条.痛不复作.初甚惊恐.旋即绝迹.此因其人善饮御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1-18.html

共找到1,173,3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