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夏阳虚秋(并阳虚夏)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人三四月,天气乍暑,腠理乍开,内气不胜其散,而为神昏、发热、体倦、不思食之症,谓之夏,世医论之多矣。至于七八月间,暑气初收,新凉乍来,腠理乍闭,而内气久经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见肺气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继则连暑气、凉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9-1.html

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68.html

医学的沉思_【中医宝典】

...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医学有许多无法用近代医学实证之处,如什么是寒,什么是热,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就无法用现代医学的指标给出定义。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医不科学。 问题在于,中医有许多科研部门并没有想方设法,用现代科技手段去验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谋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9.html

春季上火如何选_【中医宝典】

...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也容易因“上火”引发一些疾病。按照中医理论,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在春天时所表现的“上火”各有特点,药店药师熟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为他们对症荐。 春季“上火”如何选 小儿易发肺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204.html

夏_《推求师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用黄 人参汤,亦夏也。盖暑热之气,不止伤阴,而亦损阳。东垣治损阳者,重在于胃,以气为要;先生治伤阴者,重在脾肾,以精血为要。精藏于肾,血化于脾,皆阴脏也。夏之名固同,及分阴阳用药则不同也。治阴虚者,非质重味浓属脾胃之君,安能固其阳根而...

http://qihuangzhishu.com/317/38.htm

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风者,由体虚风邪之气,客于营卫,邪气行游,连滞停住,故名风,其状皮肉掣振,痛无常处,一年之后,则有头发堕落,颈项掣痛,骨拉解鸣,目疼鼻酸牙 之证,又十二风所不同,温风所,头痛欲解发,汗风所,头痛体热,骨节两强,柔风所,游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112-3.html

抗凝、溶栓_《急诊医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因子释放等方面的作用。肝素也抑制纤维蛋白所致的血小板聚集。(2)激活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血脂蛋白转运,脂血廓清。2.代学 口服无效,必需注射。静滴部分被血小板第4因子中和。主要在肝代谢(80%),休克时肝血流量减少,代谢减弱。20%以原型尿...

http://qihuangzhishu.com/1004/167.htm

后喘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因有引起的哮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可因药物过敏,或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太过,以致喘促气短。治宜益气扶正为主,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用三拗汤。”古有服食石药致喘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62.htm

夏_《医学传灯》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立夏之后.四肢酸软.困倦喜卧.饮食少进.名为夏.秋冬则精神如故.说者皆云脾虚.合用资生丸.补中益气汤矣.但脉沉细缓脾肺无热者.可用此药补之.若脉来沉细又带微数.往往不受参术.其奈之何.试看脾胃论中.脾偏于阳.无阴以济之.亦不能化物.故...

http://qihuangzhishu.com/320/11.htm

红参配山萸肉 治疗并发症对(6)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对。 应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山萸肉收敛固脱,《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二者配伍,补敛固脱,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87.html

共找到180,0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