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兹予绩服之初,日思讲议之益,谓~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宋·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
...苏辙(字子由)有《南窗诗》说:“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这是他少年时代的作品。苏东坡很喜欢这...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唐·刘知幾《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 是以天子安坐于上而士大夫为之奔走于下,大者为之~,治百官以济其大事;而小者为之按米盐,视鞭箠,以奉其小职。 ◎宋·苏辙《臣事策下》之五...
...允,号老泉眉。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
...——《宋史·苏辙传》 国语辞典 雙方力量情勢相當,不分上下。 如:「由於兩隊勢均力敵,勢必演出一場龍爭虎鬥。」...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
...赋 《浮淮赋》《沧海赋》《济川赋》《临涡赋》《述征赋》 《校猎赋》《登台赋》《登城赋》《感物赋》《感离赋》 《离居赋》《戒盈赋》《永思篇》《悼夭赋》《寡妇赋》 《出妇赋》《愁霖赋》《喜霁赋》《弹棋赋》《又》 《玛瑙勒赋》《车渠碗赋》《玉玦...
...国语辞典 保障著作權的法律。我國著作權法頒布於民國十七年,九十九年做第十七度的修正。全法共八章,一百一十七條。包括總則、著作權的歸屬及限制、著作權的侵害、罰則及附則。...
...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恋旧主,均令改名为“籍”(项羽又名项籍),唯独郑荣拒绝,因此被逐。 苏辙《虞姬墓》 苏轼之弟苏辙,亦有《虞姬墓》诗,记咏黥布叛楚投汉,范增受项羽疑忌而离去,霸王成为孤家寡人,只有虞姬与之共患难:“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