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切诊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0.html

诊法原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在传统的波形图外尚可描记各种取脉压力下的脉搏幅度趋势图及脉管粗细图,认为可综合上述八种指感成分,因而能反映出所有各种脉象。近来1987年李景唐对这种多因素脉图识脉法作进一步论证,并研制出MX-5型多功能中医脉象仪,在以上种图之外,增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8.htm

脑充血头疼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钱 生杭芍四钱柏子仁四钱 生麦芽 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方中用麦芽者,借以宣通诸药滞腻也。且麦芽生用原善调和肝气,亦犹前方用茵陈义也。效果 将药又连服二十余剂亦随时略有加减,病遂全愈,脉象亦和平如常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43-2.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诊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脉也,求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7.html

肠鸣门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非明验乎。故治肠鸣病,不必治肠,治脾土而已。亦不必专治脾土,治肝木而已。肝木之风静,脾土气自静也。方用安土汤∶白芍一两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茯苓 甘草一钱 苍术二钱 神曲二钱 炮姜一钱水煎服。一剂少土,...

http://qihuangzhishu.com/591/88.htm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就能够辨认特征,切而验。 脉学的原理,古人有言:“脉者,血气神,邪正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名医费兆馥说:“从现代生理学研究,脉象亦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sān伍不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学名词。指脉象疾徐错杂,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7/20.htm

指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八十一个论题,具体说明诊脉部位、方法及切脉诊病等问题。周氏论脉以“缓脉”为常脉,认为“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统领诸脉,共列二十七脉,以虚实、长短、滑涩等对比的方法,分析各种脉象不同点,便于读者领悟掌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346.htm

指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八十一个论题,具体说明诊脉部位、方法及切脉诊病等问题。周氏论脉以“缓脉”为常脉,认为“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统领诸脉,共列二十七脉,以虚实、长短、滑涩等对比的方法,分析各种脉象不同点,便于读者领悟掌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93.htm

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_《病理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可以充分氧合,但浪费了通气,其余肺泡就会相对通气不足,因而也出现功能分流增加,其血液气体变化也是PaO2降低而PaCO2变动较小图13-4C。图13-4 呼吸衰竭时不同类型的血气变化A. PaO2↓PaCO2↑,二者变动值呈一定比例B. ...

http://qihuangzhishu.com/949/259.htm

共找到570,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