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之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气之降也。应日至,去日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的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切实用的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脉指南称其为“脉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家之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回肠淋巴滤泡增生症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克,大黄6克,瓜蒌30克,七剂【四】牙痛已止,头痛渐减,大便通畅,时感腹部隐痛。心烦急躁,脉象弦滑,舌红苔白,肝经郁热,横犯脾土,疏调木土方法。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藁本10克,白芷6克,晚...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134.htm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_【中医宝典】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浮脉图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图 【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7.html

难经脉法的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是汉末魏晋时人所以难经脉经相距的年代不应是很远的),使独取寸口成为近两千年唯一的诊脉方法,所以无宁说脉经以来的脉学家和脉法著作等,实际都是难经的后裔。 难经对寸关尺的新说亦是个重大的改革和突破。在内经上,虽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一指定三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脉象诊察方法。用一指切诊小儿寸口三关脉息。出医宗金鉴卷五十。一般三岁以下小儿用指纹法,三岁以上用切脉法,但小儿寸口脉位短,不能用三指切诊,而用食指或拇指竖直按定小儿腕关节后桡动脉搏动处,分寸、关、尺三部以定脉息。...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716.htm

正常脉象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正常脉象古称平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的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正常...

http://qihuangzhishu.com/92/27.htm

高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名。系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卫气盛。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45.htm

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十二脉之一。子母相乘的脉象。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家正眼:“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0.htm

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十二脉之一。子母相乘的脉象。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家正眼:“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2/622.htm

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名。即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沉取之盛而有力,即脉形充满。家正眼:“曰章者,营气盛也,阴脉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40.htm

共找到474,2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