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白细胞数可达50×l09/L。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NAP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3.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脾...
...织红细胞<1%,绝对值<0.015×1012/L(<1.5万/ul);②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500/ul);③血小板<20×109/L(<1-2万/ul)。三、骨髓象①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
...治疗有效。 (2)切脾治疗有效。 (3)PAIgG增多。 (4)血小板相关补体3(PAC3)增多。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鉴别 首先要明确一点,ITP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
...嗜碱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philic leukemia,BL),1906年Goachim等首次报道,血和骨髓中以嗜碱性粒细胞为主要成分。患者除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外,还有因高组胺血症所致的荨麻疹、皮肤潮红及众多...
...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长期严重贫血病人心脏可呈一般性扩大,心前区有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速和血压降低(舒张压为甚)。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大多增高。骨髓铁...
...急性嗜酸粒细胞肺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AEP)于1989年首先报道。因其不同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因此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
...(alpha-mercaptopropionylglycine)等,近年还有人试用卡托普利。这类药物与胱氨酸形成高溶解度的二硫化物,大幅度降低尿中游离胱氨酸浓度。但这类药物可引起血清病样反应、一过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及可逆性肾病综合征等。 ...
...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可以表现为发热、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湿疹、剥脱性皮炎、疱疹样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红糠疹、鱼鳞癣、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关节肿痛等表现。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本病,关键在于病因...
...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加速期诊断标准是: (1)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一20%; (2)伴或血小板减少; (3)出现绿色瘤。 慢性粒细胞的急变期标准同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患者102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白细胞减少分别处于Ⅰ~Ⅳ级。治疗组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能够改善微循环的抗胆碱药654-2注射液1毫升(10毫克)及地塞米松5毫升(5毫克),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