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对阿司匹林耐受性的长期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所有受试对象均服用阿司匹林至少7天,每天325毫克。 采用光学血小板集合度测定方法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有17例(5.2%)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治疗无反应;且在将近2年的随访...
...哈佛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个遗传线索,探索为什么一些人对于肺结核菌株有免疫能力,而另一些人就会发病。 研究成果表明,老鼠的一个基因(人类也有相应的同源基因)通过阻止菌株复制和改变感染细胞的死亡方式使肌体具有免疫力。该小组由...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吕传真教授发现了重症肌无力的三大相关基因lpw1、p9、p10,为攻克该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一直不明。国内外专家多从易感基因方面来...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根据产生细胞类型等综合因素,干扰素可分为抗病毒干扰素和免疫干扰素两种。 据《朝日新闻》21日报道,藤田等人对人体细胞分泌干扰素时起作用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细胞感染病毒后,细胞中有基因合成了一种...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不育症男子患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有生育能力男子的2.6倍。研究人员建议,患不育症男子应特别重视前列腺检查。 研究涉及2.2万名患不育症男子及同等数量的有生育能力的男子。经过10年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有...
...据美国科研人员报道,尽管某些因素可引起透析患者死亡率增加,但透析仪的重复使用与此无关。 密歇根大学的f.k.port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在美国,透析仪的重复使用十分常见,其是否可导致死亡率增加值得关注。为此,研究人员对13,000例透析患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报道,经过长达19年的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能预防哮喘的基因疫苗。 研究人员先是从引发哮喘的户尘螨和新加坡本地常见的热带无爪螨两种尘螨中,确认出4个主要导致人们出现哮喘症状的基因,然后将...
...早期内含体到晚期内含体以及晚期内含体到溶酶体的转运过程中起作用。unc-108可与多个因子在吞噬小体上共定位,研究人员推断它可能通过介导吞噬小体的成熟来促进凋亡细胞的降解。 此次,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了线虫中调控凋亡细胞降解的首个新基因——...
...发现,对于实验性地中海贫血小鼠,移植了TNS9转导骨髓后,5只受体鼠的贫血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 研究人员称,“携带大量人β球蛋白的基因片段及其LCR的重组扁豆病毒是严重血红蛋白破坏...
...基因使“CCL9”不发挥作用后,未分化的中幼粒细胞就不会向癌细胞聚集。研究人员说,如果能开发出阻碍“CCL9”受体作用的药物,就有可能防止癌细胞发生“浸润”,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