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滤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本方有“降心火,益肾水”之功。但是,用我们现在的观点分析,方中四味药,既没有降心火的药(如黄连之类),也没有益肾水的药(如地黄之类)。还有,本方...
...茯神15克,党参1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夜交藤30克,泽兰叶20克,炒枣仁15克(打),柴胡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至14剂时,眼肿大减,下肢亦未肿过,梦已不多,睡眠转佳,但是入睡尚难。舌胖大而暗,脉弦细...
...□ 史锁芳 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咽痛是临床常见病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可与咳嗽、发热等并见,临床常见并发阴虚兼夹脾虚、或痰浊阻闭、咽喉受损导致发声困难。笔者在研读《伤寒论》过程中发现张仲景在治疗咽痛一症时颇具卓识,现将学习心得...
...至合适的剂量,也可先用半衰期较短的口服药,待平稳后再换用长效药物。 (10)要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规律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治疗目标,才能更安全、有效地用药。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应该每日多服几次(2~3次或以上)。一般经过5个...
...医”之感慨。时方治咳,多从辨别外感、内伤入手,注重治痰为其特点;经方治咳,多从辨别阴阳、六经入手,注重治饮为其特点。 关于半夏厚朴汤方证 半夏厚朴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槟榔15克,大腹皮15克。14剂,服法同前。 4月5日三诊:药后脘胁胀痛、嗳气、口苦烦躁、嘈杂泛酸、大便不畅诸症均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胃痛,即胃脘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中医学认为,胃痛可由饮食不节、忧思恼怒、寒邪...
...痛风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其治疗大法是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以下介绍验方5则: 三藤三土四妙汤:忍冬藤30克,红藤10克,络石藤...
...徐氏精治幼科,尤对痧子(即麻疹)的诊治独具心得,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据古书“痧发于阳而喜清凉”,“痘疹之发显系天行时气”之说,徐氏认为痧痘之因是由天地时气从口鼻而入袭肺所致,治疗应着重“开肺透达”,以此作为大法,提出治麻...
...含量,并均优于阿司匹林,表明清热解毒法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NO与ET平衡,减少TNF的产生、释放,抑制TNF诱发的毒性作用,及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稳定神经细胞结构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不仅肯定了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
...术所得,非神农本草经方条理药性常道尔。今惟仲景一书,为众方之祖,学人当取法云。(《医说》序)□夫疾病之生也,皆因外感内伤生火生湿湿热生痰四者而已。审其少壮新病,是湿则燥之,是火则泻之;湿而生热,则燥湿而兼清热,火而生痰,则泻火而兼豁痰,无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