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十四卷。明·罗周彦撰。刊于1612年。所论多宗《内经》及张仲景、王叔和、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罗谦甫诸名家,选摘其精粹之言,故以《医宗粹言》为书名。前列总论,分述阴阳、脏腑、病机、伤寒、运气、摄生等内容。卷一-二元气论;卷三...
...死.狂言失志.三死也.灵枢二十三篇曰.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者.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雍曰.此二证.脉经皆以为阴阳交.疑以得汗者为交.不得汗者非交也.又曰.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且复热.勿肤刺.喘甚者死.脉经曰.热病.阴阳交...
...不知《脉经》,专习单看,而不知总看。其实上古诊法有三∶其一各于十二经动脉分为三部,候各脏腑。其二以气口人迎,决内外病因。其三独取寸口,以内外分脏腑,以高下定身形,以生克定荣枯,以清浊论究通,故曰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之生死吉凶也。兹以《素》、...
...,名曰动。愚按∶两上字其一乃后人误添也,当是数脉见于关上下。经曰∶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属心,是寸有动脉矣。又曰∶阴虚阳搏谓之崩。肾之阴虚阳搏之,故见崩证,是尺有动脉矣。王叔和着《脉经》,不知两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曰动脉见于关上...
...《脉经》曰∶妇人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血而转筋者,此为躯也。衄时噎而动者,非躯也。《素问》云∶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以足少阴脉动甚者为有妊,《脉经》以手少阴脉动甚为有子,岂心肾同一诊耶)。又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王注云∶...
...滑 阳中阴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脉经》。漉漉如欲脱。 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 《脉诀》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
...加里曼丹岛)输送给中国物品内有香药。我国医学在这一时期也传入阿拉伯地区。如西晋王叔和《脉经》,就曾传到该地区,后来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就反映了《脉经》中关于脉象的内容。另外,我国还从其他国家输入一些医方书。如《隋书·经籍志》所载的《...
...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脉经》)。《素问》谓之小。王启玄言如莠蓬,状其柔细也。《脉诀》言:往来极微,是微反大于细矣,与《经》指背。『体状诗』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相类诗』见...
...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着,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
...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着,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