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周易》简介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
...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者,来复汤方用:山萸肉6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杭芍18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急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山萸肉用到60克,旨在收敛固脱。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曾指出“山萸肉能...
...治小儿自汗。牡蛎( ) 黄 (蜜炙) 生地黄 入浮麦、麻黄根同煎,食前服。...
...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 语,一身尽重,不能转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 茯苓 铅丹 龙骨 牡蛎(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黄只煮一二沸阳之表证,则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茯苓铅丹大黄继。胸满(下后邪陷胸中)烦惊(...
...季(左十月十二日) 夜寐喜盗汗,脉阳浮阴弱,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川桂枝(四钱) 生白芍(三钱) 生草(一钱) 龙骨(四钱) 左牡蛎(一两) 生姜(八片) 红枣(十二枚)【按】《要略》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巢源?虚劳...
...栝蒌根牡蛎(熬)等分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注】百合病不应汗而汗之,不解者,则致燥,以百合知母汤主之者,清而润之也。...
...,芡实(蒸)60克,莲须60克,龙骨(酥炙)30克,牡蛎(盐水煮1日1夜,煅粉)30克。共研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天服2次,每次服9克,盐汤送下。 本药有补肾益精、固涩滑脱、交通心肾的作用,用于心肾不交之精滑不禁,真元亏损之盗汗虚烦、腰痛...
...王涛等报道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1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处方:桂枝6g,白芍10g,生姜5g,甘草8g,浮小麦20g,大枣12g,龙骨20g,五味子10g,远志5g,胆草10g。日1剂,浓煎500ml,分3次饭前服,一般...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牡蛎(熬)五两龙骨四两大枣(擘)十二枚蜀漆(洗去脚)三两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注】火逆者,谓凡火劫取汗...
...各服1丸。一般服完一料药,转氨酶即可恢复正常。 五味子具有酸敛之性,故善止汗。治疗盗汗,五味子汤方用:五味子、山萸肉、五倍子、远志、何首乌、地骨皮各9克,龙骨、牡蛎各5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肺肾阴虚,心火独酌,而致盗汗。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