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而中秋节仅次于春节,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经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
...四川的声名,虽闹的很大,然一则因认识二人面孔的人还少,二则因他们当盐枭时的举动,从没有结怨于人民的,地方人民不存心与他们为难。官场缉捕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二人既改了姓名,又不在一处地方停留多日,所以能平安无事的到了湖北。 他们到湖北的这日,...
...译文 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鸣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要不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注释 矫俗:故意违背习俗。...
...民间有端午节在门上悬艾的习俗,可以辟秽驱虫,为祥瑞之兆,预示安康吉祥。 艾叶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艾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凝,并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消炎作用。艾灸法可调节胃肠功能、血管舒缩功能、肾上腺等内分泌功能以及血液成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 原文如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赏析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