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兼痧疹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温病兼痧疹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舒××,年四十五岁,于仲夏得温病兼痧疹。 【病因】 舒××原精医术,当温疹流行之时,屡次出门为人诊病,受其传染因得斯病。 【证候】 其前数日皆系自治,屡次服表疹清热之药,疹已遍身出齐而热仍不退,因求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44.html

温病二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既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更剔出风温之为病.而特申发汗之禁.是有二说焉.温邪内发.误责其汗.卫气既疏.风邪又袭.两阳相合.身反灼热.此一说也.温邪内伏.少阴既病.肾精不藏.内风易动由里出表.汗出之后.身乃灼热.此又一说也.二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22.html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7.htm

湿邪从膜原而入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言证而不言脉者,以湿热之候,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

http://qihuangzhishu.com/723/66.htm

温病结胸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温病结胸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赵××,年四十二岁,得温病结胸证。 【病因】 季春下旬,因饭后有汗出受风,翌日头疼,身热无汗,心中发闷,医者外散其表热,内攻其发闷,服药后表未汗解而热与发闷转加剧。医者见服药无效,再疏方时益将攻破之药加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52.html

温病误用石膏必死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燥热灼伤胸部津液,热盛在胸,则背部之阴,不能交于胸中之阳,故背恶寒。凡热证之恶寒,皆热盛于内,阴为阳拒,不能相交,阴现本气之故。无少阴证,无少阴内寒证也。伤寒阳明燥金一气独胜,既燥且结,伤耗肺液胃液,为唯一燥证。故用石膏清燥开结。温病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19.html

温病兼下痢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范姓媪,年过五旬,得温病兼下痢证。 【病因】 家务劳心,恒动肝火,时当夏初,肝阳正旺,其热下迫,遂患痢证。因夜间屡次入厕,又受感冒兼发生温病。 【证候】 表里皆觉发热,时或作渴,心中烦躁,腹中疼甚剧,恒作呻吟。昼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68.html

温病兼痧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舒××,年四十五岁,于仲夏得温病兼痧疹。 【病因】 舒××原精医术,当温疹流行之时,屡次出门为人诊病,受其传染因得斯病。 【证候】 其前数日皆系自治,屡次服表疹清热之药,疹已遍身出齐而热仍不退,因求愚为延医。其表里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66.html

温病兼项后作疼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温病兼项后作疼 【病人基本资料】 李姓媪,年八旬有三,于孟夏得温病,兼项后作疼。 【病因】 饭后头面有汗,忽隔窗纱透入凉风,其汗遂闭,因得斯证。 【证候】 项疼不能转侧,并不能俯仰,周身发灼热,心中亦热,思凉物,脉象左部弦而长,右部则弦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48.html

我国人民膳食指南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为了达到合理营养目的,中国营养学会于1988年通过了“我国的膳食指南”。其主要内容为:...

http://qihuangzhishu.com/960/398.htm

共找到8,5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