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苓桂术甘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苓桂术甘丸【处方】生于术(米泔浸)3两,浙茯苓3两,鹿脊骨(用麻黄4钱煎汤炙)3两,桂枝木8钱,竹沥半夏2两,杏仁霜两半,北细辛3钱,炙甘草6钱。【...
...麝香止痛贴膏(附桂风湿膏)的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等。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麝香止痛贴膏(附桂风湿膏)。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3020869。 【主要规格】4片/盒。 【包装】4片/盒。 【...
...恐非真菌桂也。《仙经》乃有用菌桂,云三重者良,则判非今桂矣,必当别是一物,应更研访。〔谨案〕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叶似柿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菌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
...目录 《金匮》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别名】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
...桂附地黄丸大蜜丸使用说明书标准来源:2000版药典 【药品名称】桂附地黄丸 【汉语拼音】Guifu Dihuang Wan 【药物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
...桂附地黄丸小蜜丸使用说明书标准来源:2000版药典 【药品名称】桂附地黄丸 【汉语拼音】Guifu Dihuang Wan 【药物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
...《医宗金鉴》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茯苓四两细辛干姜各二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目录 《医宗金鉴》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
...味辛,温,无毒。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南海山谷。南海郡即是广州。今世用牡桂,状似桂而扁广殊薄,皮色黄,脂肉甚少,气如木兰,味亦类桂,不知当是别树,为...
...行枝节。其在嫩枝四发者,曰桂枝,专入肺经,主解肌发表,理有汗之伤寒。四者皆杀草木毒,百药无畏,性忌生葱。按∶桂在下,有入肾之理,属火,有入心之义。而辛散之性,与肺部相投。甘温之性,与脾家相悦,故均入焉。官桂在中,而肝脾皆在中之脏也。且经曰∶...
...目录 《痎疟论疏》桂枝二白虎一加芍药黄苓牡桂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痎疟论疏》:桂枝二白虎一加芍药黄苓牡桂方【处方】桂枝(去皮)3钱,芍药(去皮,蜜水蒸、晒3次,锉碎)6钱,生姜(切)3片,甘草(去头尾,酒浸,蒸,炙令黄色)4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