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年的最后一章。 〔3〕释迦牟尼(Sakyamuni,约前565—前486)佛教创始人。相传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后“悟道成佛”。 〔4〕小说作者在后记中说:“写到这里,总算有好几万字了。...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07.html

无声的中国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无声的中国 ——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2〕讲以我这样没有什么可听的无聊的讲演,又在这样大雨的时候,竟还有这许多来听的诸君,我首先应当声明我的郑重的感谢。 我现在所讲的题目是:无声的中国 现在,浙江,陕西,都在打仗,〔3〕那里的人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01.html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切实得多多了。所以,我想,这几篇文章在中国还是很有好处的。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风雨之夜,鲁迅记于厦门。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一二期,并同时印入争自由的波浪一书。 争自由的波浪,俄国小说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56.html

鼻子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的旧传说,作者只是给他换上了新装。篇中的谐味,虽不免有才气太露的地方,但和中国的所谓滑稽小说比较起来,也就十分雅淡了。我所以先介绍这一篇。 四月三十日译者识。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十一日晨报副刊,鼻子的译文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79.html

读书杂谈原文-出自而已集_【鲁迅全集】

...懂得小说概论,做几句新诗,就要你讲诗之原理。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先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据我看来,是即使将这些书看烂了,和创作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事实上,现在有几个做文章的人,有时也确去做教授。但这是因为中国创作不值钱,养不活自己的缘故...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55.html

捣鬼心传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所谓“有限”者以此。 清朝人的笔记里,常说罗两峰的鬼趣图〔2〕,真写得鬼气拂拂;后来那图由文明书局印出来了,却不过一个奇瘦,一个矮胖,一个臃肿的模样,并不见得怎样的出奇,还不如只看笔记有趣。小说上的描摹鬼相,虽然竭力,也都不足以惊人,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6.html

不通两种原文-出自伪自由书_【鲁迅全集】

...不通两种〔1〕 人们每当批评文章的时候,凡是国文教员式的人,大概是着眼于“通”或“不通”,中学生〔2〕杂志上还为此设立了病院。然而做中国文其实是很不容易“通”的,高手如太史公司马迁〔3〕,倘将他的文章推敲起来,无论从文字,文法,修辞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07.html

题记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更谈不到中国的病证究竟如何。然而,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6〕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注解】 〔1...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5.html

促狭鬼莱哥羌台奇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小说,且多长篇,称为杰作者,大抵属于这一类。他那连续发表的一个活动家的记录,早就印行到第十三编。 这里的一篇是从日本笠井镇夫选译的短篇集跋司珂牧歌调里重译出来的。跋司珂(Vasco)者,是古来就位在西班牙和法兰西之间的比莱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2.html

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_【鲁迅全集】

...在人身中环流,这和一切社会制度有什么关系呢,却也被攻击了一世。然而结果怎样?结果是:血液在人身中环流! 中国人要在这世界上生存,那些识得十三经的名目的学者,“灯红”会对“酒绿”的文人,并无用处,却全靠大家的切实的智力,是明明白白的。那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98.html

共找到889,3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