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图(图)肾脉起于小指之下注胃中注心包足手阴肾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涌泉穴也),出然谷之下(然谷穴内踝前),在踝之后(太溪穴也),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廉(阴谷穴也),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
...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趋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 内侵,出 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注〗足少阴肾经之脉,起自足太阳小趾之下至阴穴,斜趋足心涌泉穴,出然谷穴之下,...
...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
...不受风寒,故要常暖。胸要常护 胸即心窝,故要常护。腹要常摩 歌云∶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故要常摩。足要常搓 如前足功,搓脚底涌泉穴,能去风湿,健步履,故要常搓。津要常咽 如前舌功,常取津液满口, 声咽之,能宣通百脉,故要常咽。睡要...
...取云南白药粉1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3天。 云南白药1瓶,食醋适量。将白药与食醋混合拌为糊状,做成2个圆饼,贴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敷料、胶布固定,连续24小时。以上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咯血...
...用艾条熏灸以上穴位。三是揉搓。揉搓手背及脚趾,手指的第三关节为上邪,脚趾的二关节为下风,揉搓上八邪、下八风可有较好的作用。揉搓涌泉穴以感觉到热为限度,再搓揉脚趾,特别是大脚趾头第二节的几根汗毛的地方,叫“三毛穴”,要多揉搓,然后稍用力捏3~...
...足少阴肾经图(图)肾脉起于小指之下注胃中注心包足手阴肾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涌泉穴也),出然谷之下(然谷穴内踝前),在踝之后(太溪穴也),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廉(阴谷穴也),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
...1、上车前,用大蒜切一小片贴于肚脐上。再用胶布或伤湿膏固定,能使晕车现象减轻或消失。2、若天气炎热,不幸途中中暑,可用大蒜头捣汁用冷开水稀释滴鼻,有醒脑益神之效。3、如果流鼻血,用大蒜头捣烂成泥敷脚心(涌泉穴),能即时止血。此方对咯血、吐血...
...,1次服完,服后20分钟呕吐。 以上5方,可酌情选用。 3、病人出现昏迷时,可先用消毒大缝衣针(或针灸针)强刺其人中、涌泉穴,也可用十宣穴(双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33厘米许)点刺放血,同时急送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1、砒霜中毒后,能否...
...温开水,有助于痰液稀释排出。 足心贴膏止咳: 将大蒜捣烂成泥,捏成饼状,敷于双足底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每晚洗脚后擦干换药一次,7天为一疗程。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有人贴后脚底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