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验方新编》三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验方新编》:三消汤【处方】真台党 白术 当归 茯苓 生地各3克 黄柏 知母 黄连 麦冬 天花粉 黄芩各2.1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三消。口渴饮水不止,或饮水多而作泻,或多食而易...
...目录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消斑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山东中医学院学报》:消斑汤【处方】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消斑。主湿热下注。(...
...目录 《囊秘喉书》加味消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囊秘喉书》:加味消黄散【别名】禁药【处方】牙消2钱,蒲黄5分,冰片1分5厘,僵蚕1分(制),牙皂1分2厘(制),白芷1分。【功能主治】一切喉症。【用法用量】痰甚,加蜒蚰梅。【摘录】...
...目录 《喉科种福》毒消滤水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喉科种福》:毒消滤水饮【处方】犀角8钱,黄芩4钱,栀子4钱,僵蚕5钱(酒炒),青黛5钱,黄连3钱,木通4钱,生大黄1两(泡服),知母4钱,牛子4钱,芒消4钱,龙胆草3钱,全蝉4钱(...
...龟板、鳖甲、地骨皮; (2)瘰疬性皮肤结核破溃期,可用托里排脓汤加减; (3)对各种局限型皮肤结核早期可选用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散结灵,恢复期可选用八珍丸或人参养荣丸。 5.局部治疗 (1)外科手术疗法:用于较小的局限孤立性病损。切除范围...
...消分上中下三症,谓消渴、消谷、消肾也。皆水火不交,燥热伤阴所致。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手阳明大肠主津,足阳明胃主液,二经燥结失润,故为消。上消主肺,肺热化燥,渴饮无度,是为消渴,经所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也。中消主胃,胃热善饥,能食而瘦,是...
...《回生集》消河饼田螺(四枚,去壳) 大蒜头(五个,去衣) 车前草(三钱一方,用车前子研末)上三味同捣为膏。作一饼,覆脐中,水从便出,即愈。贴药后仍以手帕缚之,少刻小便分利且多,换二三饼尤妙。 目录 《回生集》消河饼 ▼ 相关方剂 ▲ 返回...
...《冯氏锦囊秘录》消惊丸治小儿惊风,镇心利痰解热。人参 天麻(煨) 茯苓 朱砂 全蝎(去毒,炒) 僵蚕(炒) 羚羊角 犀角(各一钱) 麝香(一字) 胆南星(四钱) 为细末,蜜丸,芡实大,葛蒲煎汤,研化,食后服。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消惊丸...
...目录 《辨证录》消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消饮散【处方】人参 天花粉 茯苓各9克 枳壳 厚朴各3克 山楂20粒 麦冬60克 甘草3克【功能主治】益气生津,化滞消饮。治酒食过度,脾生虚热,致生消渴,饮水甚多,食倍而溺数者...
...及华南各地。 【性味】苦,凉。①王安卿《采药志》:"性凉。"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微甜,无毒。"③《浙江民间草药》:"性寒,味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瘀。治痄腮,咽喉肿痛,胆囊炎,痞块,臌胀,虚痨咳血,瘰疬,淋浊尿血,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