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用法用量】每服1字,薄荷汤调下;中暑烦闷,雪水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的措施,常易发生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
...口渴,恶寒发热。人参(六分) 炙黄 漂白术 粉葛(各一钱) 泽泻 黄柏 青皮 神曲(煨) 炙草(各五分五味子(捶扁,三分) 生姜(二片) 大枣(三枚) 水煎热服。如兼腹痛泄泻,去黄柏,加炒白芍、茯苓各钱半。通治千金消暑丸 治中暑昏闷,并伏暑...
...夏日炎炎,孩子在外面玩得脸蛋通红,满头大汗是常有的事。细心的妈妈要学会判断孩子是不是中暑了。当孩子出现浑身发烫、体温升高,同时显得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发生抽动时,这就是中暑了。 闷热的夏天,热量在人体内越积...
...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胃肠不适等。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者,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祛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
...提醒大家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吃利尿药的人排尿和排汗都会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 部分胃药和哮喘药等 利尿药使人体“排水”增多,从而容易使患者“中暑”,而另一类药则是因为使人体排汗减少,...
...第二十节中暑 中暑是人体感受暑热后引起的疾病。暑为夏病之首,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当环境气温超过32℃时,就可能有中暑发生。本病的发生除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有关外,还有每个人的...
...五味子用酒浸泡3天,每次食5粒,每日2~3次。本方用于预防中暑。 1.芦根15克,石膏20克,知母、竹叶、麦冬各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中暑发高热、口渴、烦躁不安者。 2、藿香叶、香薷叶各10...
...产褥中暑是怎样发生的,有什么表现 在炎热的夏天,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依靠大量汗液蒸发进行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闭门关窗,包头盖被,紧扎袖口、裤角,使产妇处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黄连主之.实者.可用吐法.昏迷不省人事者.先以苏合香丸.次以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或用双解散.加香薷、尤妙.【方】黄连香薷饮 治暑症.自汗.烦渴而噪.香薷(三钱) 浓朴(姜制) 扁豆(姜炒各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上作一服.用水二钟.煎一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