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被火烧者,初慎勿以冷水冷物并井下泥,火疮得冷,即热气更深转入至骨,烂坏人筋挛缩者,良由此也。(《外台》卷二十九)治卒被火烧,苦剧闷绝不识人方。取新热小便饮一升,及冷水和蜜饮之,口噤不开者,可拗开灌之,其闷瘥,然后治外乃善。(《外台》卷...
...病源凡得伤寒及天行热病,日数较多腹内有热,又人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食人五脏及下部也, 病之候,齿龈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匆忽喜眠,如此皆为虫食其肛,肛烂见五脏则死,当数看其上唇内有疮唾血,唇内如粟疮者,则心内懊...
...论曰口吻疮者,其疮发于唇吻之间,疼痛微肿,湿烂有汁,世名燕口,又名肥疮,此由脾胃有热,随气熏发,上攻于口唇,与津液相搏所致。治口吻疮,芎 丸方芎 (二两) 白芷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黄连(去须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外科启玄》卷一:“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疮也”。如金刃所伤之刀疮、金疮即是。③一切痈疽、皮肤病的通称。《外科启玄》卷一:“疮之一字,所包括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一止大概而言是...
...,以患指浸其中一宿,次早更以蜈蚣烧烟,熏病指一二次即消。如痛甚流血不止者,用雄黄、蜈蚣、全蝎为末,擦在疮上,却以少油抹帛上扎之。鹅掌风癣,用猪前蹄爪,破开,入菊花、苍耳末,以线缚定, 烂食之。次日,用白鲜皮、皂角、雄黄各五分,铅制水银三分,...
...则已。如疮口不敛,用大黄末以葱白汁调搽即愈。仍日服十宣内托散二服。如疮肿不破者,用野菊花擂烂煎温服,仍将菊花根为末,贴疮上自消。或不消疮口亦自破,根据前用药剂。又方 以手仰置肩上,微举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随患处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
...席,用被盖蒙头,不令走气,口鼻闭息,如忍不住略转动,气即闭。先一条熏眉心;次一条熏鸠尾;第三条熏脐下一寸,次第熏。汗如雨,熏尽后睡,五日愈。(钱氏秘方) 疮铅一两,打极薄片,剪碎,和水银三钱,入去衣猪板油研烂,摊油纸上。外以川椒二两煎汤洗净...
...鼻 疮多小儿生,鼻下两旁斑烂形,总由风热客于肺,脓汁浸淫痒不疼。【注】此证多生于小儿鼻下两旁,色紫斑烂,由风热客于肺经。脓汁浸淫,痒而不痛,宜服泽泻散,外搽青蛤散即愈。鼻 疮图(图)泽泻散泽泻 郁金 山栀(生) 甘草(生,各一钱)共研末,...
...腻粉(一钱匕)上研匀,嚼仁取汁,调药敷之。《王氏手集》治小儿疳热诸疮不瘥方。(鲁直)上取驴前蹄一只,自沥水之下烧过为末,入少麝香,湿敷,干油涂。《吉氏家传》治生下一百二十日内,身上或头上遍身痈疖赤光肿,先用镇心散,后用贴肿药(方见急惊风门中...
...蚤休15克 花粉15克 赤芍9克 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顾伯华:芩连消毒饮,治疗颜面疗疮、手足疗疮、红丝疔。 黄芩10克 黄连6克 生山栀10克 制川军9克 野菊花10克 半枝莲10克 银花12克 赤芍9克 连翘1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