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毒遍身瘙痒.偏高而红肿.但粒头不尖者.此二症虽透表.其中必有热邪伏留.后必变症.并宜用竹叶、石膏、麦冬、连翘、牛蒡子.以滋润之.或以化毒清表汤(见十六条)去桔梗、甘草、薄荷、防风.加麦冬主之.纵有余热.从此涣散矣.朱曰 指出尽透表之形状....
...670年,吐蕃进攻西域,先后占领十八个州,唐被迫退出安西四镇。675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第二年,唐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 唐高宗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病死,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独断朝政。不久,唐中宗被废为庐陵王,贬在房陵(今湖北房县...
...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通泄,故阳热亦为郁结,而热甚则生风也。故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而有力者,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羌活防风汤(《拔粹》方)治破伤风,邪初传在表。...
...建炎初,以枢密院编修官出守鼎州。建炎四年(1130年),为京西制置使,升直显谟阁,不久,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税。绍兴二年(1132年),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绍兴五年(1135年),特许自便。绍兴十年(1140年),复右朝奉郎、知全州,...
...通九窍,开毛孔。治中风伤寒(中,犹伤也),头痛温疟,咳逆上气(风寒郁于肺经。经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痰哮气喘(哮证宜泻肺气,虽用麻黄,而不出汗,本草未载),赤黑斑毒(胃热。一曰斑证,表虚不得再汗,非便闭亦不可下,只宜清解其热),毒风疹痹...
...不利,取嚏以泄其毒。玄胡索 猪牙皂角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羊踯躅花(三分)上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 鼻内,取嚏为效。甘桔汤 治肺经壅热,胸膈不利,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方见时毒)犀角升麻汤 治风热口唇颊车连牙肿痛。犀角镑(二钱) 升麻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