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是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最后个分子,为一单链糖蛋白,分子量79kDa。经对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9为一两性分子。C端37kDa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称C9b,N端34kDa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称C9a因此C9以其羧基端...
...不同。两个品系杂交的子一代(F1)对三种抗原全部有应答能力,说明应答基因为显性。再将F1和隐性亲本进行回交,所得下一代对抗原的应答表现出孟德尔定律的分离现象,应答与无应答个体呈1:1之比,说明遗传是由单基因控制的。F1代与显性亲本进行回交,...
...中某一个碱基发生突变,使突变所在部位的DNA序列获得或丢失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或当DNA分子内部发生较大的顺序突变如缺失、重复、插入,或DNA高变区内某串联重复顺序的拷贝数不同致使其两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发生相对位移时,利用相应的...
...绵羊红细胞(sheep rue blood cell),SRBC)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在体外进行两种细胞融合,结果发现部分形成的杂交细胞既能继续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又能分泌抗SRBC抗体,称这种杂交细胞系为杂交瘤(hybridoma)。这种...
...肿瘤组织合成DNA和RNA的聚合酶活性均较正常组织高,与此相应,核酸分解过程明显降低,故DNA和RNA的含量在恶性肿瘤细胞均明显增高。DNA与细胞的分裂和繁殖有关,RNA与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生长有关。因此,核酸增多是肿瘤迅速生长的物质基础...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长颢教授经过10年研究,在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目前他已在该领域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部省级课题,此外还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课题尚在进行之中。 ...
...诊断 在发热期诊断比较困难,不过从患儿全身症状轻微与高热表现不一致,周围血象中的细胞总数减少,应考虑之。一旦高热骤退,同时出现皮疹,诊断就不难建立。在出现症状3天内,可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唾液中分离HHV-6,或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基因...
...RNA gene),也称为tRNA基因,是专门转录tRNA的。存在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也有区别:1.原核生物 一般只有一个染色体,即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大多数为双螺旋结构,少数以单链形式存在。这些核酸分子大多数为环状,少数...
...。(4)杂交,金网覆于平面玻璃皿( Petri dish)内的杂交液滴上,每滴约10~15μl,将此小碟置于盛于杂交缓冲的大塑料盒内,保持湿润,在60~65℃孵育4~24h。杂交液的配制:6×SSC或6×TNS(1×TNs =0.1mol/...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核酸干扰技术(RNAi)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前沿技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这一技术在动物身体上对乳腺癌实施治疗,取得了显着效果。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癌基因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