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的几个误区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不少老年人患病后由于期望早日做到药到病除,往往容易产生某些错误的用药心态,从而盲目用药,不但没有发挥药物应有的治病作用,反而有可能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者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用药容易发生的误区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52.html

便秘因于内伤——从麻仁丸到润肠丸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李东垣的《脾胃论》,全方组成为:大黄、当归梢、羌活、桃仁、麻子仁,炼蜜为丸。“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血结,皆能闭塞也,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利也。”《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两书中也载有该方。 方书中多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273.html

《医学见能》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凡例 原叙 卷首\诊法 五脏 六腑 经气 望色 闻声 问 切脉 卷一\治 背上 头骨 两耳 眼目 唇口 鼻孔 齿牙 舌本 咽喉 胸前 大腹 小腹 胁肋 腰中 手臂 脚腿 前阴 后阴 大便 小便 卷二\...

http://qihuangzhishu.com/824/index.htm

《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凡例 原叙 卷首\诊法 五脏 六腑 经气 望色 闻声 问 切脉 卷一\治 背上 头骨 两耳 眼目 唇口 鼻孔 齿牙 舌本 咽喉 胸前 大腹 小腹 胁肋 腰中 手臂 脚腿 前阴 后阴 大便 小便 卷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index.html

孕妇感冒不用药能行吗?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孕妇的鼻、咽、气管等呼吸道粘膜肥厚、水肿、充血、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患感冒。而患感冒的孕妇常害怕用药治病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如有些孕妇在怀孕早期,发高烧由于不敢用药导致胎儿脑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不得不采用人工妊娠。 因此,患了感冒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96.html

产后用药也需要小心谨慎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用药非常谨慎,而生下孩子后,用药也就不那么注意了。殊不知,从保护乳母和婴儿的角度出发,有些药物是不宜用的。 我国明代妇科专家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提出了“产后用药十误”,列专篇对产后用药进行了警示,其内容为,一因气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78.html

《审视瑶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凡例 卷首 前贤医案 五脏所司兼五行所属(图) 动功六字延寿诀 太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shiyaohan/index.html

《温疫析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唐毓厚撰。刊于1878年。作者认为“温、疫本属两途,只因习俗并称,以致疑义不明”(见本书凡例),遂广集诸家学说,参以己见撰成本书。唐氏将温、疫病大致分为伏气、岁气、时疫、疫毒四门;予以详细辨证、确立治疗原则和方药,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1.htm

《温疫析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清·唐毓厚撰。刊于1878年。作者认为“温、疫本属两途,只因习俗并称,以致疑义不明”(见本书凡例),遂广集诸家学说,参以己见撰成本书。唐氏将温、疫病大致分为伏气、岁气、时疫、疫毒四门;予以详细辨证、确立治疗原则和方药,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58.htm

用药弊端说_《医法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然时方如四君、六君、四物、八珍、十全、归脾、补中、六味、九味、阴八、阳八、左归、右归、参苏、五积、平胃、柴苓、逍遥、败毒等方,从中加减,亦多获效。大抵利于轻浅之疾,而病之深重者,万难获效。修园所以刻《三字经》与《从众录》之意。不遽揭其非...

http://qihuangzhishu.com/112/2.htm

共找到132,9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