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
...(野狼杷草_(图))秋穗子并染皂,黑人鬓发,令人不老。生山道旁。图经曰∶野狼杷草,主疗丈夫血痢,不疗妇人。若患积年疳痢即用其根,俗间频服有效。患血痢者。取草二斤捣绞取汁一小升,纳白面半鸡子许和之,调令匀,空腹顿服之。极重者不过三服。若无...
...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聲。〖注〗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自保切 (草) 草𣁬、逗。櫟實也。一曰象斗...
...《仙经》数处须之。藏器曰︰蔓似葛,叶下白,其子赤,条中有白汁。陆玑《草木疏》云︰一名苣瓜。边蔓而生,蔓白,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人谓之推。《毛诗》云葛,注云似葛之草。苏恭谓为,深是妄言。颂曰︰处处有之。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
...中草药》)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
...目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芩连半夏竹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妇科治疗学》:芩连半夏竹茹汤【处方】黄芩6克 黄连3克 半夏6克 竹茹9克 胆草3克 枳壳6克 旋复花4.5克【功能主治】清肝和胃,化痰降逆。治妊娠肝火犯胃,致患恶阻...
...研末搽牙,又方;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莲散”。偏正头痛。用鳢肠草汁...
...刘寄奴草(《唐本草》)【释名】金寄奴(大明)、乌藤菜(《纲目》)。时珍曰︰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