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到明清时医学家,尤其是那些深通理论的学者,在这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成绩,尽管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是具有脉学和辨证上的方向性的意义。 尽管自《脉经》以来在各种脉学著作中一直在引用古脉学的有关病机的内容,甚至亦提出一些新的内容,但他们对以脉来伺病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7.html

中医药学的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起来,成为我国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3中医药学的特点 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依照中医学的观点,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2.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9.html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徐衡之、姚若琴合编。刊于1933年。本书选辑宋元明清46位医家医案,以人为纲,以证为目,加以类分。案后载述前人评注。于辨证之详略得与失。用药之轻重利弊等多有评论。能给人以启迪。但所收医案或不免于芜杂,所附医家传略亦偶有荒诞之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6.htm

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了大量研究,十八反的实验研究取得较大成果。但这方面的研究难度较大,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②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在中药鉴定方面除一般来源、性状鉴定外,还普遍采用显微、理化等手段。而且鉴定技术已向用少量检品达到迅速、准确的方向发展。③通过中药炮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38.html

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先秦时期指夏代(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一.时代特点: 夏、商、西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青铜器工具的运用,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春秋战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91.html

对四诊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新进展,新成就,以发展自己的优良传统。一部《内经》就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问题。但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受到歧视和排挤,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使中医的理论和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探索和说明。50年代以来,这项工作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如何辨证练功_百病气功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的两个重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这两个特点也体现在气功治疗中。 精神与形体同练,以及气功对形体的作用也不是单纯地体现在身体的一个部分、一个内脏、一个系统,而是对全身各系统组织都有影响,这些是我们所熟知的气功对人体的整体作用。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290.html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诀》问题经过几百年的学术讨论和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的要前进的,它向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的古脉法的研究。 如果说《脉诀》、《脉经》之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_民族中医朝医_【中医宝典】

...国朝鲜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 ,我国的朝鲜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87.html

共找到114,1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