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指出:从3方面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_【中医宝典】

...选题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敏锐辨识学科发展动态,这样,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可能会出现大的科研成果。否则,不但不能取得成果,还可能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科研人员几年、几十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二是有好的科研思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27.html

针灸讲究补和泻_【中医宝典】

...“虚实之,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用于各种虚证。捻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42.html

冬季防哮喘夜间发作_【中医宝典】

...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保持空气流通。另外,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适当选择补品,这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保持镇静、避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60.html

“秋冻”养生因人而异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冻”养生根据不同的人群、人体的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区别对待,不能一味都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悬殊。这时候,不要急添厚衣,应有意识地从事一些适宜的耐寒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377.html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_【中医宝典】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考虑和研讨。 1、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是从中医药理论的伟大宝库中通过机理的研究,研制出有科学根据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上具有特色的创新药。中药产业现代化应使中药生产走向现代化、工程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72.html

小伤口打破伤风针_【中医宝典】

...死亡率高达20%~50%。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它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如伤口、骨折、烧伤,甚至木刺或锈针刺伤)而侵入人体。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伤口绝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到正规的医疗单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500.html

给“国技”添现代科学之翼--中医药新进展_【中医宝典】

...一体”的理论精髓与宏富的临床经验具有原创性思维,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显示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中医药学发挥更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确立的重大研究计划,目的是在继承和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84.html

金明渊_一、勤求古训 师法前人悟发新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其惑。昔孙真人初不重仲景之法,治伤寒病多不应手,后宗伤寒治法,始叹“仲景特有奇功”。故业医者切当以读书为本,古往今来,医书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皆前贤之经验,可资借鉴。读书务求四勤、精、博、贯通,需博览与精读相辅,背诵与理解合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mingyuan/475-3-1.html

陈汉平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第1~5版中对针灸学所下的定义,是片面的。3,没有创造就没有现存的中医。针灸学术传统,只有创新才能有中医。针灸学新的传统,或使现存传统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4,从生命科学的高度思考针灸调节作用及其研究。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hanping/520-2-1.html

“明医”的启示_【中医宝典】

...。我想光荣9岁即承庭训,感悟自然比我深刻,此乃达成“明医”的重要门径。吾辈若能谨守庭训,自能抵御利益驱动而规避急功近利的弊病。再谈务农,做中医首先要能明白为何做中医,是谓先得“明医”,务农是有利的门径,当然不是说“非务农则不能明医”。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99.html

共找到427,2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