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案”社会各界组成请愿团迫使民国政府取消提案。 1931年 中央国医馆正式成立。 1933年 曾天治著《科学针灸治疗学》。 1936年 承澹盦著《铜人经考》。 1937年 方慎安著《金针秘传》。 1937年 夏少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6.html

《杨敬斋针灸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二卷。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原题陈言撰(实系托名著作)。刊于1591年。本书内容与徐凤《针灸大全》基本相同仅各节的编排次序互有先后。根据本书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颇多错讹来看似较徐书晚出。但本书却增入各种病证的针...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36.htm

《杨敬斋针灸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二卷。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原题陈言撰(实系托名著作)。刊于1591年。本书内容与徐凤《针灸大全》基本相同仅各节的编排次序互有先后。根据本书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颇多错讹来看似较徐书晚出。但本书却增入各种病证的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77.htm

自序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之法尚矣惟圣于医者能得其全下此而能因易入难推所已知及所未知当其应手奥难窥一入认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归要领求之无从。兼怵其晕针之说手法不明往往中止业以难废此惟不由其序之过也。先少学针灸六年未尝一日...

http://qihuangzhishu.com/313/3.htm

天星十一_《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承山足后踝上去八寸分足 肠下二寸五分中。昆仑足外踝后跟陷中针直流吕细穴方可一寸深。环跳在髀枢侧取下足舒屈起上边足深浅一寸医。阳陵膝下点一寸外廉旁偏身风不随三分刺可详。通里两手间起骨后一寸直使一寸深四肢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91/435.htm

宋徽宗皇帝崇宁五年琼瑶真人一手法序_《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论医人针灸不识何经受病妄行取穴又不知伐上升阳之法又不知气下升阴之法令患人病疾楚楚之苦不得愈者何也?答曰∶一则不中不知气行。二则不知左补右泻更不知其分寸。三则不知气下升吐、下三法。六则又不知腹部盘盘针法专行补泻...

http://qihuangzhishu.com/791/4.htm

《铜人腧穴针灸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8.htm

《铜人腧穴针灸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1.htm

手五里_上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手五里名。《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编》)。布有前臂皮侧...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42.html

目窗_头部背面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目窗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和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1.html

共找到836,7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