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并非解暑特效药_【中医宝典】

...的出现。尤其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不适合治疗中暑。只有那些体内以寒湿为主,同时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945.html

周仲瑛_药物配伍之同类相须--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荆芥、防风辛温解表,祛风散寒,协同增效。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并可祛肌表之风,而治皮肤痒疹。3.麻黄、细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细辛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多用于寒邪犯表,痰饮阻肺,恶寒身热,无汗身痛,喘哮咳逆,痰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2.html

鸡爪草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 (Franch.)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消结。用于外感风寒,风湿麻木,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作酒剂,或炖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相关...

http://zhongyaocai360.com/J/jizhuacao.html

藿香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脾胃,性味辛温,散表邪而除表证,兼能解除暑邪,为夏令要药,鲜者尤佳。又治鼻渊,颇有良效。而辛香而不过散,温熙而不燥烈,故为临床常用药也。2.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紫苏长于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藿香长于化湿醒脾,且能解暑、治鼻...

http://qihuangzhishu.com/69/201.htm

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四)_药茶养生_【中医宝典】

...功能:散风寒湿邪。 用途: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疥癣。 2、芎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细辛0.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湿,止头痛。 用途:外感寒邪头痛及巅顶痛。 3、龙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839.html

感冒的忌口有哪些_【中医宝典】

...如果是受了风寒之邪,服用解表散寒药时,应当禁食生冷、油腻;如果是温热之邪,初期正在清解阶段,则当忌食生冷,一旦热邪不去,留壮热,继而口渴、烦躁、便秘,此时反需水果相助,可频服梨汁、橘汁、西瓜、粳米汤、绿豆汤等,切忌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962.html

辨证施治热伤风_【中医宝典】

...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风热首先犯肺,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而出现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症候。治疗原则应该是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也可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 ◆风寒型 是风邪与寒邪共同侵袭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354.html

建中焦之邪_《丹溪手镜》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胶饴甘温 补虚止渴,健脾胃补中,故建中汤用以温中散寒而健脾。甘草甘平 安和药石解诸药毒,调和脏腑神养脾胃。治五劳七伤,通九窍百脉,发散方解表,厥逆方温里,承气汤调胃,白虎汤清肺,柴胡汤缓中,泻心汤导热。中满相反不用,内外上下中无所不至。凡...

http://qihuangzhishu.com/708/103.htm

饮食治疗感冒5法_【中医宝典】

...(1) 原料: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 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 用法: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2) 花生壳20个、大葱白(连须)3根,用清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818.html

民间治痧刮、放、挑,自古妙法皆灵验_【中医宝典】

...而脏气始安”。刮痧之法,能散寒解表,祛瘀通经,考之浙江各地乡间刮痧之法,主要部位在脊柱两旁及颈项之间,适值足太阳膀胱经部位,似更合理。放痧,即古时刺络法,是点刺选定的穴位范围内浅表静脉的方法。挑痧,则是连续点刺一定皮肤区的方法。这些治疗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0.html

共找到9,7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