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药物的心理效应提供了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有可能认识药物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例如,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脑干的脑桥上端到中脑、下丘脑的网状结构以及...
...灭活。 【发病机理】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看法。 (一)免疫机理 halstead等认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的人,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不发生出血和休克;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在血液中与原有的...
...2月16日,湖北省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国家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杨占秋研究员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表明:菘蓝能在体外通过抑制生物合成而抗柯萨奇病毒。 菘蓝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根和叶均可制成中药。其根经过处理干燥后制成的中药...
...世界卫生组织29日发出警告说,2002年的预防形势严峻,各国政府和个人应该采取措施预防这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部的迈克· 内森当天在日内瓦说,今年的情形和1998年的看起来很像,可能会有一次登革热流行,这种形势令人非常忧虑。世界卫生组织的...
...和实质性突破,将会对血小板靶向药物的开发及与血小板相关复杂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中药的现代化都将具有积极和重大的意义。因此,中药有效成分和单体对血小板靶向的研究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期待。 ...
...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病。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媒介。人被叮咬后皮肤会明显隆起,痒感强烈,尤其是在白天训练和午睡时要加强防范。被传染登革热后,人会出现发热、脸部潮红、头痛无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因为与的症状...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中医各家学说及其理论创新研究”和“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近日全面启动。力求在整理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采用基于信息等多学科研究手段,探索应用数据挖掘...
...肾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就是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除同卵孪生者外的任何肾移植病人;常见药物有: (1)硫唑嘌呤 是应用最广的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药物。用法为:术前晚口服200mg,术日晨继服100mg,术后1—2天禁食,故不用硫唑嘌呤,术后第三...
...日前,上海九院创造的舌鳞状细胞癌诱导分化治疗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是近年不断发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并且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治疗中获成功。但是,据专家介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诱导分化治疗研究目前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九院...
...一种明显优于国际上近年来开发的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的新药──zt-1,有望在上海成功开发。 记者从“zt-1”的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和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和瑞士德彪(debio)公司合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药临床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