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中医药起源_【中医宝典】

...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 尽管在当时条件下,这部著作还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群众对它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基础上,去伪存真,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后来《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9.html

两宋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宇文虚中也都参加古医书之整理,苏拭、沈括、陈尧叟、孙用和均有个人收集医方著述,计北宋现存医方与临床各科医书约近百种。至于由于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后,对于各科临床及伤寒学研究专著增多,都反映了一定历史时代背景和各自特点,宋代医学发展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7.html

推崇书目——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七)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名老中医之路》凝聚了97位中医名家治学经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医学习之路。就读书而言,除了经典备受推崇外,还有一些书受到部分医家特别推荐,今将与临证相关部分书目列后,以资参研。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6.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内,这就难怪两晋以后,印度医学曾在我国产生一定反响。如佛学讲究四大学说,葛洪《肘后备急方》经梁陶弘景整理后,就把它更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并且提出:“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这些都是受印度“四大”学说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8.htm

医学哲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952年在我国开展了学习苏联医学、学习巴甫洛夫学说活动,这对于提高人们认识,掌握巴甫洛夫学说是有益。但也有人把巴甫洛夫学说看作辩证唯物主义化身,主张"树立以巴甫洛夫思想为医学指导思想,开展了对摩尔根、魏尔哨学说批判,给一些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7.htm

《神农本草经》_【中医宝典】

...随着医学发展,人们对药物需求和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对于治疗疾病药物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到了东汉时期,一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工具书之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05.html

变态心理学概念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动物磁性”是心理障碍根源。这一学说也无科学根据,但却导致了催眠术成功应用,并被后人称为梅斯梅尔现象。还有一派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由于不愉快心理体验、隐蔽冲突和情绪创伤引起,称为分析学派。虽然,我国最早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癫狂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27-1.html

中西医应共促我国医学发展_【中医宝典】

...他说,西医学和中国传统医药是两个不同理论指导下医学,它们对疾病认识和诊疗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用药原则都不相同。中医非常讲究个性化、整体观、辨证施治,即使不同病人得是同一种病,中医对他们治疗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即使如此,王国强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83.html

中国古代名医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王叔和:名熙(公元?-265年),汉末晋初高平(今山东济宁,一说山西高平)人。曾任太医令,著有《脉经》1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脉学著作。 皇甫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公元214-282年),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人称"中医针灸学之祖"。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8.html

医近代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着意把自己势力渗透到东北地区其它医学校,以便达到操纵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医学教育大权。日本人设立医学校日本为培养在南满铁路工作医师,1911年即在沈阳建立了南满医学堂,日人河西健次为堂长。这是我国东北最早高等医学校。1922年改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共找到857,9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