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者和轻度慢性乙肝患者最好每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40岁以上和炎症程度在中度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最好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肝硬化或肝内回声不均质的患者最好3~6个月进行一次B超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HBV核心抗原的成分,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其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病毒载量高。当HBeAg转为阴性或同时伴有抗-HBe转阳时,往往伴有病毒载量的下降和肝功能的好转。但也有一些病人在出现...
...头不易变形及软产道未充分扩张,常导致后出头困难,引起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此时强行娩出易损伤胎头及头颈部神经肌肉,导致颅内出血、臂丛神经麻痹、胸锁乳突肌血肿及死产等,使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 3.臀位在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早产、胎膜早破...
...血清中病毒抗体滴度可升高,病毒培养可阳性。其他原因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可迟早出现原发病的征象及相应的实验检查所见。 3.恶组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 1994年冯云等报道1986~1992年确诊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与“恶组”病各13例的...
...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述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着...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甲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流动以及对粪便的管理不当,可造成此病的播散、流行。病毒可存在于甲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和尿液中,它可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而致病;也可因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大小便后...
...(一)发病原因 病原为巨细胞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类,健康小儿可携带此种病毒。先天性病例的传染途径主要是从受感染的母亲,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出生时即可出现黄疸、紫癜及肝脾肿大。后天传染主要经呼吸道、受染的尿及输血。在新生儿及...
...直径为20~25nm,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此病毒的核衣壳由2种结构蛋白组成。单个的病毒颗粒所含的DNA为正链或负链DNA。此病毒是稳定的,在60℃孵育16h仍保持其感染性。这一病毒不能在常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生长,但可在体外来源于...
...先天性白内障的另一重要原因。约占先天性白内障的1/3。 应该提出的是母亲在妊娠期前2月的感染,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妊娠期的感染(风疹、、单纯疤疹、、带状疤疹以及流感等病毒),可以造成胎儿晶体混浊。此时期晶体囊膜尚未发育完全,...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及非甲非乙(或称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乙型肝病毒具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肝炎病毒由食物、输血、注射以及其他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染。近来发现在经血、尿液、精液中有HBsAg,因而亦可经性生活传染。疲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