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疟龟无毒。主老疟发无时者,亦名 疟,下俚人呼为妖疟。烧作灰,饮服一、二钱匕,当微利,取头烧服弥佳。亦候发时煮为沸汤,坐中浸身。亦悬安病患卧处。生高山石下,身偏头大,觜如鹗鸟,亦呼为鹗龟。 目录 《证类本草》疟龟 ▼ 相关中药 ...
...之。不二散 白面(二两) 砒(一钱)和匀,以香油一斤煎之,色黄,用草纸压之,去油为末,入江茶三两,每服一字。神妙绝疟 木通(川者) 秦艽(去芦) 穿山甲(炙) 常山(各等分) 辰砂(半钱,另研) 乌梅(七个) 大枣(七个)上以水三盏,煎至半...
...之间,得其攻补之宜,此截之最善者也。至于截疟诸方,虽不可执,亦不可无,第有效于此,而不效于彼者,亦以人之气血阴阳,各有不同故耳。故凡截药,当察人之强弱,酌而用之,庶乎得效。然亦惟轻者易截,而重者不易截也。(张景岳)脉候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
...证经七朝,两投温解,寒热退而复发,干呕不渴,舌腻头疼。病缘本质不足,因热贪凉,感受阴暑之邪,怯者着而为病。方订理阴煎,冀其云蒸雨化,邪从少阳转枢,归于疟途则吉。寒热如期,呵欠,指甲变色,似走疟途,证因阴暑逗留,非开手正疟可比。仍宜壮中温托...
...阴弱则发热.故妇人寒热.多因气血之所使也.或劳伤而体弱.或经闭而寒热.若此之类.久而不已.则成虚损之疾也.必应散.治久寒热.如疟状.熟地 槟榔 陈皮 草果(去皮) 当归 砂仁 甘草(炙) 柴胡(以上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盏.姜五片.煎...
...夫疟,犹酷疟之疟也。以夏伤酷暑而成 疟也,又有气之积也。多在左胁之下,状如覆杯,是为 疟,犹夏伤于暑而为疟,何后世之医者,皆以脾寒治之?世医既不知邪热蓄积之深为寒战,遂为寒战所惑;又不悟邪热入而后出于表,发为燥渴,遂为交争所惑。相传以姜、...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老疟饮 《三因》老疟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老疟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老疟饮【处方】苍术(泔浸)草果(去皮)桔梗 青皮 陈皮 良姜各15克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去滑)枳壳(麸...
...论曰间日疟者,邪气着于阴,不得与阳气俱出也,卫气昼行于阳,邪气不得出,故必再会而后发,是以间日乃作也。治间日疟先寒战后壮热。常山汤方常山 甘草(炙各三两) 鳖甲(去裙 醋炙一两) 淡竹叶(切三升洗)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之,上复头,安...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澹寮》:老疟丹【处方】桃仁(去皮尖,略炒)、鳖甲(醋炙)、常山(酒煮)、豆豉(和梅蒸,或发而研)各等分。【制法】上蒸烂乌梅肉研膏为丸。【功能主治】老疟。【用法用量】...
...、知母、黄柏,水煎露服趱早;不愈,用胜金丹截之。有痞者,阴疟丸。如阴虚火动,午后寒热,至晚微汗乃解,似疟非疟也,宜加味逍遥散加地骨皮,若误用疟药必死。气血俱虚,溺频食少,或遗精咳嗽者,人参养荣汤加地骨皮、乌梅、麦门冬;或仆厥不省者,十全大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