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门,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穴义】天部气血中...
...目录 《跌损妙方》当门吹鼻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跌损妙方》:当门吹鼻丹【处方】麝香3钱,冰片3钱,金粉3钱,银粉3钱,朱砂3钱,明矾3钱,牙皂3钱,细辛3钱,枪消3钱,金箔2两,银箔2两,金不换叶1两。【制法】上为细末。【...
...【方歌】肚门痈在股肚生,股内近膝箕门痈,二证红肿焮热痛,膀胱脾经湿热成。【注】此二证俱属湿热凝结而成。肚门痈生于大腿肚,属足太阳膀胱经;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属足太阴脾经。初起红肿焮痛者,宜服神授卫生汤;若焮肿便秘,烦躁之冷,脉数者,热淫于...
...病证名。即怔忡。《证治要诀》卷九:“憕忡,久思所爱,触事不意,虚耗真血,心血不足,遂成怔忡,俗谓心忡脉乱是也。”详怔忡条。...
...汤见黄胆门。五苓散见三气门。) 昌按∶活人柴苓汤,治疟之要药也。然不敢辄入正选,姑存备用者,则以五苓散利水,恐遇木火乘胃,大耗津液。大渴引水自救之证,反利其小水,而自犯其律也,用方者详之。半夏散 治痰疟发作有时,热多寒少,头痛额角,并胸前...
... 腰痛门(六则) 卷之三 咽喉痛门(七则) 牙齿痛门(六则) 口舌门(二则) 鼻渊门(三则) 耳痛门(附耳聋七则) 目痛门(十四则) 血症门(二十一则) 遍身骨痛门(四则) 卷之四 五郁门(六则) 咳嗽门(八则) 喘门(四则) 怔忡门(三则...
... 腰痛门(六则) 卷之三 咽喉痛门(七则) 牙齿痛门(六则) 口舌门(二则) 鼻渊门(三则) 耳痛门(附耳聋七则) 目痛门(十四则) 血症门(二十一则) 遍身骨痛门(四则) 卷之四 五郁门(六则) 咳嗽门(八则) 喘门(四则) 怔忡门(三则...
...不及于收摄肾精之味。厥有旨哉。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生料鹿茸丸(虚损门)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五苓散(方祖) 黄芩清肺饮(栀子豉汤下) 滋肾丸(大补丸下)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白虎加...
...肛门的启闭坚薄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露。尤其肛门与口存在着惊奇的对应现象,口为上窍,肛为下窍,上下窍相应,故口肛之间可互报疾病……第一节 魄门先兆的理论基础魄门,即肛门。语出《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难经·十四难》:“下极为魄...
...冲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另说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股神经,内侧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