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实行特殊管理的毒性药品使用不当,致人中毒或死亡的可能性小。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 二者均有“精神”二字,不同之处是:①特点不同。精神药品(精神药物)具有能使人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特点,而抗精神病药不具有能使人产生身体依赖性和...
...既要继承前人成果,把握一般防治规律,又要善于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随机变化。这一引证和比喻,甚为贴切,具有启迪作用。 傅山重视读书和思考,更重视实践探索。对前人的实践经验,必须结合临证实际,进行理解和取舍。其《卖药》一诗写道:“衡尹传汤液...
...原则。缘理辨证、据证立法,准确辨证是取得疗效的前提。临证时程莘农尤重视经络辨证,他认为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概括经络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及经络、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总结出病变表现一般规律,实现以病归经,以经知脏,准确诊断。施术时强调“...
...汤加桂枝救之:附子10g桂枝6g 白术15g 茯苓30g 白芍10g 生姜10片一剂药后症状不减,次日复诊时,见床头放有啃残黄梨,询知口干思冷,痰量少,质稠不畅。至此,方知诊断有误,此非单纯阳虚水气不化,乃阳损及阴,阴阳两虚,水饮内停,复又...
...、茯苓、猪苓、白术及桂枝,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常用于水湿、痰饮内停而见小便不利之证。《医宗金鉴》言:“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即吐;一治消渴,水入即消……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患者无明显水...
...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庞某,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
...,属表寒里热证,治宜表里双解,祛邪外出。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枳实10g 白芍15g 川军10g 甘草6g 一剂二诊:药后泄泻一次,脐周压痛消失。午后仍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思冷,皆一派太阳表实...
...□ 刘喜明 高荣林 姚乃礼 路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湿病在当今社会发病学上的特点:外湿致病明显减少,内湿病证明显增多;北方亦多湿。●湿邪发病四季常见,具有隐袭性,弥漫无形,无处不到。●湿病治疗,理气为先;治湿之法,多综合运用通、化...
...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病悬饮者,若体壮脉实,且无表证,峻剂攻逐应为首选。衰其半后,据阴阳之消长,寒热之变化。予以调理。本案下后,师“温药和之”之教,用干姜、细辛温化,后口渴思饮,证从阳化,改用清热生津法,诸症始得消失。可见药随证...
...、蚂蚁草、鸡骨草、铁苋菜、秦皮等清热解毒药,临证取用,以清除湿热邪毒,达到清肠和络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表明,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大肠杆菌的作用,部分药物如白头翁、铁苋菜等还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故为治疗慢性腹泻不可缺少的一环。酸敛收涩,历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