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
...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p对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而且逐步证实了致病的机制。但在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在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常规治疗以铋剂和抗生素为主,但需联合长程用药,毒副作用较大。因而从天然药物中寻找、筛选既抗Hp又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的方药,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的重大...
...,进行RFLP分析用于基因诊断,菌落原位杂交,噬菌斑原位杂交,固定细胞及中期染色体原位杂交以及生物体液中,组织中病毒DNA序列的检测。这一技术还被应用于检测DNA标记物及测序,对人类染色体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和基因图谱分析。(二)基本操作步骤...
...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dis)现已称为幽门螺杆菌(Hp)认为该菌参与胃病的致病过程。现将有关H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p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目前业已证明,胃窦粘膜中确有一种弯曲菌的存在。组织学上,活动性慢性胃炎...
...,iNOS的表达也显著增加。 ■NO与胃癌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但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癌变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活性氮产生,而导致DNA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中iNOS和硝基酪氨酸的增高可能与...
...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许多消化疾病有关,特别是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关系密切,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作者收集消化性溃疡治疗100例,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所有病例均因消化道症状而经胃镜和病理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
...。同时,学者们仍在努力进行新途径的探索。此外,对于许多外科医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只重视手术,忽视术后药物治疗来维持疗效的现象;尤其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认识不足,使该病的治疗在外科领域尚显不全面。2.3.1 适应证①凡病人病程长,临床上不能除外...
...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多需经内镜另行取材,从而增加了胃镜操作负苛,降低了部位诊断的准确性。作者试用供病理活检的内镜取材组织印片诊断Hp感染,一材两用,经临床45例应用结果满意。1 材料和方法本组45例Hp感染患者均经内镜、病于及胃粘膜...
...自1983年以来,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后,国内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1985年由张振华分离培养成功。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