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眼科病证名。指其他病患而引致目疾者。出《杂病·证治准绳》。《审视瑶函》:“此症专言害别病而累及目也”。如伤寒阳症热郁蒸损瞳神,或热盛血滞,赤痛泪涩;阴证脱阳而目盲,或服姜附温热之剂多而火燥赤涩等,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眼疾均属此例。本症不宜...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37.htm

病同别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如同一身热也,有风、有寒、有痰、有食、有阴虚火升,有郁怒,忧思、劳怯、虫病,此谓之。知其则不得专以寒凉治热病矣。盖热同而所以致热者不同,则药亦迥异。凡病之不同,而治各别者尽然,则一病而治法多端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60/25.htm

“接吻病”多接吻传染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接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主要亲密接触如接吻、分享食物或咳嗽而传染,常见于年轻人,通常通过口水、飞沫散播,因此被称为“接吻病”(kissingdisease)。一般地讲,如果对方带菌,不论口腔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308.html

凡例_《症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是书之作,窃比丹溪先生《脉证治》篇。但先生凭脉寻,寻症施治,暗中摸索,后人苦无下手,是以王宇泰先生着《准绳》书,竟取证治立名,则有确据下手矣。然不详及脉二条,余又恐其脱略,今更其名曰《症脉治》,则四科俱备,开卷了然,亦足以为─凡...

http://qihuangzhishu.com/646/6.htm

疟_《脉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可温之;弦数者,可汗,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夏暑舍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遇秋之风,玄府受之。惨怆之水,寒气气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营卫...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yinzhengzhi/744-5-11.html

细数落花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北山》 原文如下: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赏析 尽显舒闲容与之态,然“坐久”、“归迟”者,绝非仅在于落花、芳草,从中可想见作者所历之人生波澜。北山即钟山,又称紫金山,位于...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843.html

风证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者。谓患风人病目也。风在五行为木。在脏为肝在窍为目。本乎一气。故患风人。未有目不病者。然必因其故而发。有日浅而郁未深。为偏 歪斜者。有入脾而睥反湿胜赤烂者。有血虚筋弱而振搐者。有不禁而反伤精神。及恣燥嗜热。蕴郁而为内障者。有风盛血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18-45.html

外阴炎的病因可能慢性病而起_【妇科宝典】

...霉菌、滴虫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引起。 2、接触洗涤液、化纤制品,不注意局部的清洁和通风造成外阴过敏性发炎。 3、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白血病、维生素缺乏病等也是发病原因。 4、绝经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外阴上皮...

http://jb39.com/fk/22624.html

泄泻论_《症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症【风泻之】风邪入于肠胃之间,则有泄泻之患。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此【风泻之脉】多浮而弦,左关浮弦,风木之邪。大肠脉浮,乃是肠风。右关脉浮,胃风【风泻之治】左关浮弦,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大肠脉弦,风入阳明,干葛防风汤,下六一散。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13-3.html

逆痰嗽_《脉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所搏;浮紧则虚寒,沉数则实热,弦涩则少血,洪滑则多痰,此生于内气之所郁。【证】风、寒、火(附腹满)、劳、痰。风寒为病主乎肺,以肺主皮毛而司于外。伤之。腠理不疏,风寒内郁于肺,清肃之气不利而生痰动嗽。又寒饮食入胃,从脾脉上至于肺则肺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yinzhengzhi/744-6-13.html

共找到154,9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