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肿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瓦斯,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皆成肿也。其风邪所作者,肿无头无根,浮在皮上,如吹之状也。不赤不痛,或肿或散,不常肿。其寒气与血相搏作者,有头有根,色赤肿痛。其热毒作者,亦无正头,但急肿,久不消,热气结盛,壅则为脓...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051.htm

少阳经证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阳经病,目眩,口苦,耳聋,胸满,胁痛,寒热往来,呕吐,头汗,盗汗,舌滑,脉弦。此少阳经受病,宜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仲景云∶少阳证,但见一二症即是,不必悉具。此经有三禁,吐、汗、下是也。然少阳有兼表、兼里者,务在随时变通,不得以三禁之说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7-5.html

“邪伏气络”学说基本反映SARS证特点_【中医宝典】

...酿热蕴毒,终成待发之势。根据机体抵抗能力强弱和反应类型的不同,初起发病形式有多种:热毒之气或浮越于太阳(恶寒、发热、头项痛、腰背痛、肌肉疼痛、骨节疼痛、咳嗽等),或浮越于少阳(寒热往来、口苦、呕恶、胁胀),或浮越于阳明(发热、目痛、眉棱骨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765.html

朱百春兄令婶半产崩晕寒热似疟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是草木根 ,人身真元耗伤,仓卒焉能挽转。参力既艰,他策又无可画,前方减去辛温,稍佐柔和之品。产后崩晕,血气大亏,阴阳枢纽不固,见出种种疲惫之,赖诸温补药饵,竭力挽回。寒热已除,胃安谷纳,无如事多磨折,臀生疡毒。痛楚不安,疡甫溃脓,痛势稍定...

http://qihuangzhishu.com/727/192.htm

十全饮_《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诸虚百损,荣卫不和,形体羸瘦,面色痿黄,脚膝酸疼,腰背倦痛,头眩耳 舌干,骨热内烦,心忪多汗,饮食进退,寒热往来,喘嗽吐衄,遗精失血。妇人崩 不调。凡病后未复旧,及忧虑伤动血气,此药平补有效,最宜服之。熟干地黄 白茯苓 人参 桂(去粗皮...

http://qihuangzhishu.com/635/407.htm

奔豚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91.html

坏伤寒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谓得病十二日以上,六经俱受病讫,或已发汗吐下,而病证不解,邪热留于腑脏,致令病候多变,故曰坏伤寒。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牢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其脉沉紧,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饮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

http://qihuangzhishu.com/623/245.htm

四诊之一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所始、所病与今之所方病,病之要,凡有四种:一者望色而知,谓之神也:二者听声而知,谓之明也;三者寻问而知,谓之工也;四者切脉而知,谓之巧也。此问有三:一问得病元始,谓问四时何时而得,饮食男女因何病等;二问所病,谓问寒热痛热痛痒诸苦等;三问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1.htm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刘完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卷上 伤风 伤寒 中暑 中湿 风寒俱中 内外伤寒 一切汗 传染 表证 里证 表里证 汗后不解 下后不解 在上涌之 在下泄之 合病 两感 病 头疼 身疼 腹胀满痛 往来寒热 潮热 ...

http://qihuangzhishu.com/239/index.htm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刘完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卷上 伤风 伤寒 中暑 中湿 风寒俱中 内外伤寒 一切汗 传染 表证 里证 表里证 汗后不解 下后不解 在上涌之 在下泄之 合病 两感 病 头疼 身疼 腹胀满痛 往来寒热 潮热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iaobenxinfaleicui5393/index.html

共找到64,6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