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使NADH转变成NAD+,糖酵解才能继续进行。乳酸脱氢酶是由M和H二种亚基构成的四聚体,组成5种同工酶。这些同工酶在组织中分布不同,对丙酮酸的KM也有较大差异。H4主要分布在心肌。它的酶动力学参数表明H4有利于催化乳酸...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均质的,故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什么还要繁殖由两个不同近交系进行杂交所得的F1动物呢?这是因为近交系动物与杂种动物相比,生活力、支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慢性实验的耐受性的等都较差,对环境...
...(一)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是指各种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的模型。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动物,使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造成一定病理损伤,出现各种功能、代谢和形成结构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发生的,...
...试验期饲养观察。2.6.2.2 动物试验操作区域:与动物饲养间相邻或相近处,设置与试验种类相应的实验操作室。2.6.2.3 动物受领、检疫区域:新搬入动物进行检查、检疫。2.6.2.4 物品搬入、贮存区域:饲料、垫料等消耗性物品、笼器具的搬入...
...公元八世纪初,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写的《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动物药理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药理实验。 所谓动物药理实验,是指为了弄清药物的性能,用动物进行试验。 《本草拾遗》中载:“赤铜屑主折疡,能焊入骨,凡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伤处...
...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上海实验动物科学杂志,4(1):53,1984。16.侯灿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丁道芳、刘思诚编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人民卫生出版社。18.江振声著:狗的解剖,科学出版社,1960...
...后,胸腺的结构可渐恢复。若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该动物即缺乏T细胞,不能排斥异体移植物;周围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无次级淋巴小结出现,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也明显下降。若在动物出生后数周再切除胸腺,此时因已有大量处女型T细胞迁至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
...神经元过度缺失、凋亡有密切关系,而且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确实能够造成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障碍,因此中医药对VD的实验研究中,选择了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各种动物模型,试图从细胞凋亡、自由基、NO、细胞因子等角度分析其药物的作用机理。 ■对细胞...
...将野生动物进行驯化,以补充迄今应用为数甚少的几种实验动物。二、开发野生动物的意义生命科学的发展是随时代的不同,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因此对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的要求也就随之变得更广泛、更细致、更多样化。作为生命科学的实验材料的实验动物也随之发生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