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生理学名词。指卫外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②卫气的简称。《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捍气也。”③温病辨证名称,指一个部位或阶段。《温热论》:“肺主气属卫。”详卫分证条。...
...g,甘草6g。治疗1个月,患儿胸闷,气短明显减轻。 二诊:仍觉乏力,查体温36~37℃,心率90/分,咽不红,舌质淡釘,舌苔妨匣,脉结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辨证为邪毒内侵,气阴两虚,拟益气养阴治之。 【方药】 生山药20g,太子参15...
...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感染者,为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 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因病来急暴,一经发热,便见烂喉,故又称“烂喉痧”或“烂喉丹痧”。 辨证论治 1.邪侵肺卫证 [证候] 畏寒发热,咽红肿痛,皮疹隐隐。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
...目录 《临证指南医案》芬芳清解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临证指南医案》:芬芳清解汤【处方】犀角、连翘、生地、玄参、石菖蒲、郁金、银花、金汁。【功能主治】清血络以防结闭,解毒以驱其秽。主上受秽邪,逆走膻中,神躁暮昏。【各家论述】《证因...
...脉弦数,视舌苔黄。告静翁曰∶夫人病候,乃产后感邪,医药姑息,邪无出路,郁而为热。今日本欲即用重剂清解,恐生疑畏,且与一柴胡饮试之,但病重药轻,不能见效,明早再为进步。并令移榻下楼,免暑气蒸逼。诘朝视之,脉证如故,舌苔转黑。众犹疑是阴证。予曰...
...□ 冯文才 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 ●“浊”作为《内经》的基本概念,是与清相对而言。浊气与水精都是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当脏腑功能失司、运化无权则致浊气壅滞而成为浊邪,而水气不运则为内生湿邪,与致病外邪的清湿有别。因此,深刻认识清、浊的内涵,...
...、传变并内外、治法贵开达;(4)膜原之病症,乃是各类邪气阻滞三焦焦膜起始地带的病变总称,其病位居半表半里——以少阳三焦为主,易于兼涉阳明太阴,伤寒温病皆有其类,然以温病之湿热、暑湿致病最多,伤寒、杂病则间而有之;(5)膜原之证治,依浊邪之...
...并用。处方:酒龙胆草24克,酒黄芩24克,生地黄30克,盐黄柏24克,熟地黄30克,生白芍30克,灵磁石30克,生石膏30克。3剂,水煎服。药后诸症减半,再进3剂,耳鸣,耳聋诸症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耳部》曰...
...伤肺则死也。太阳经浅在皮毛,而皮毛为肺之合,平日劳伤肺气,太阳风邪乘虚入肺,肺气主降,邪随走于肺下。太阳经脉为目上纲,风邪伤之,故目不能正视,勉强上视,即冥无所见;肺下之邪,与津液胶结,故唾出稠痰如涕;表邪仍在,故恶风而振寒,此因劳伤而感风邪...
...书名。清·柳宝治选评。刊于1904年。本书系柳氏选取清代四位医家治案,分类编辑而成。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条。柳氏按病类拟定总目,下据不同的病证又分若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