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白(井穴)部位 在足大指端内侧白肉际.(侧当作折.传写之讹已久.)证治 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暴泄.衄血.卒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针灸 针入三分.灸三壮.若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按∶先师许公直 传授有云.足大...
...诀》 徐凤与《针灸大全》 徐秋夫与徐文伯的故事 阎明广与《子午流注针经》 杨继洲 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杨甲三与针灸学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 张家山汉简《脉书》 张景岳与《类经图翼》 针灸大师--鲁之俊 针灸大师--...
...推拿穴位名。位于鼻梁骨高耸处,在山根穴与准头穴之间。《保赤推拿法》:“延年在鼻高骨。”有开窍醒神,止抽搐等作用。用治外感风寒,惊厥等病证。...
...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清代医家。字潜庵,历阳(今安徽)人。专业儿科,注重推拿法,撰《幼科推拿秘书》五卷(1784年刊行),后世将此书改为《幼科推拿全书》,删为四卷。...
...微.以为后学之模规.上流注指微赋.窦桂芳撰次.今自子午流注针经辑录于此....
...微.以为后学之模规.上流注指微赋.窦桂芳撰次.今自子午流注针经辑录于此....
...施以捻转加小提插之法,捻转速度每分钟120~150次,提插幅度1~2毫米左右,运针2分钟。手法宜轻捷,以针感到达心前区或侧胸为佳。足三里穴,可按子午流注纳子法择时开穴,一般在上午7~9时之间,针法同上。丰隆穴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
...儿科著作。十七卷。清·吴灿撰。刊于1796年。本书系作者搜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现存多种清刻本。...
...儿科著作。十七卷。清·吴灿撰。刊于1796年。本书系作者搜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现存多种清刻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