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征(green nail syndrome) 感染局限于指端,临床特点为指甲剥离。甲剥离区呈淡绿色,如患者接触水,可发生甲沟炎。 3.外耳道炎(external otitis) 绿脓杆菌感染局限于外耳道,约占外耳道炎70%,表现为外耳道化脓...
...贴X线片匣,X线中心线向面及向足各倾斜15o,并经健侧外耳道后及上方各6cm处射向片匣中心。正常影像(图2-19)1.岩骨呈三角形密影,中间稍偏前可见内、外耳道重迭所致的双环影。2.颞颌关节位于外耳道之前。3.鼓窦位于外耳道后上方约1cm。...
...鉴别 急性乳突炎与外耳道疖鉴别要点 急性乳突炎 外耳道疖 病史 有中耳炎病史 有挖耳等外伤史 体温 一般有体温升高 一般正常 耳痛 耳深部痛,常伴同侧头痛 耳痛,咀嚼或张口时加重 压痛 乳突尖及鼓窦区压痛 耳廓有牵引痛、耳屏压痛 听力 ...
...急性乳突炎与外耳道疖鉴别要点 急性乳突炎 外耳道疖 病史 有中耳炎病史 有挖耳等外伤史 体温 一般有体温升高 一般正常 耳痛 耳深部痛,常伴同侧头痛 耳痛,咀嚼或张口时加重 压痛 乳突尖及鼓窦区压痛 耳廓有牵引痛、耳屏压痛 听力 传导性聋...
...,过80洞筛子,将粉装瓶备用。【功能主治】耳疖。【用法用量】用75%酒精清洁外耳道,3%双氧水清除干痂,用棉签涂药入外耳道,每天1次。【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阳性,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二)发病机制 棒状杆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西医治疗 1、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汁热敷患侧耳前、耳后。 2、紫金锭或牛黄解毒丸用开水调成糊状,涂搽于外耳道红肿处;也可用鱼石脂软膏敷于外耳道患处。 3、耳前、后淋巴结肿大疼痛者,用紫金锭或牛黄解毒丸调水外搽。 4、耳疔成脓者,可切开排脓...
...有小数较小的小房,但透明、清晰。乙状窦压迹显示清楚,但置可偏前,鼓室盖位置也可偏低。混合型乳突界于板障型与气化型之间。硬化型乳突,乳突致密、硬化、皮质厚,小房缺如。250侧斜位上,乳突前方有一圆形透明影为外耳道,同鼓室及内耳道重迭。其上方...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本病有恶变倾向,应注意检查耳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
...(1)注意耳部卫生,凡患处湿重而脓水浸淫者,宜使之干燥;凡血虚而枯槁者,宜用油膏类药,使之滋润。 (2)患病期间,忌食辛辣、香燥的食物以及鱼、虾等食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