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素问·征四失论》要求治疗前“必审问其所始病,所方病”《素问·三部九候论》,注意病史采集和掌握现有病证的临证表现,同时还应当了解病人的饮食、居住环境、情志状况、社会地位变化等情况。 《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2.html

藏象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如脏脏的关系中,按照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火生土是指心火温煦脾土,但临床实际不完全相符,故命门学说兴起以后,多认为命门火有温煦脾土的作用,临床上温肾阳以健运脾土的治法则被广为运用。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藏象学说的构建,经历了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6.html

人秉大气的五行而生脏腑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人身脾土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2.htm

五行整个圆运动图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冬气属水。升浮降沉,运动一周,而为一岁。夏秋之间,为圆运动的中气。地面的土气,居升浮降沉之中,为大气升降的交合,故中气属土气。金水木火土,大气圆运动物质也。行,运动也。此中医五行来源也。故人身亦有春夏秋冬,亦有东南西北。...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53.htm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后者可参见证候研究部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从具体的研究内容看,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分往往只是见仁见智别。此外,寒热的研究阴阳学说研究也有密切关系,可参照。五行学说研究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其方法论意义,而作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9.html

医家小传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中医理论契合点的思维理路。对传统中医处方和医案的整理、辨析四种。《古方基础篇》总结了六种治疗处方的标准方法;《时方汤头改错篇》审定了传统的《汤头歌诀》中的错误;《医案读法篇》系统整理了古代各著名医师的医案;《注释王孟英医案》则化难为易...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3.htm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对中国医学史各家学说亦有研究。先后参加主编和编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学》、《中医简明教程》、《中医学新编》、《新编中医学概要》、《简明中医辞典》、《中医辞典》、《学说探讨临证》。其中某些著述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 以下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41.html

裘沛然_五、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分析思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积累了大量的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同时接受了当时先进的农业、天文、历法、气象等学科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天文学中的天地、日月分阴阳,五星的运行,就为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对气象异常变化的观察研究,产生了中医学外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3-5.html

亚健康的中医调养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中医学认为,情志病必以情治,针药难效,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治”。《内经》中提出“悲胜制约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怒”等,情志调养就是利用这种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64.html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近读6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马予良、石玉山先生所作《阴阳理论不是“对立统一理论”》以下简称为马文一文,对其观点不能苟同。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其“对立统一”基本内容早已为广大中医界同仁所共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75.html

共找到653,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