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字龄臣。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光绪元年(1875年)行医于京师。博览群书,包括日本、朝鲜医籍。临证多效,曾供职于太医院。撰《医粹精言》四卷(1895年),论及内科杂症及用药等。次年纂《医意内景图说》(一名《脏腑图说》),合...
...整体观念、内外相连为中医理论体系之所长,细究局部、探幽入微是西医治学之所长,遂以中医经络学说结合解剖、生理、病理等现代医学知识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逐步创立了(扌衮)法[搇法]推拿。中医学的解剖概念较模糊,这对指导手法应用带来了困难,使许多...
...,朱晦翁尝讥其鄙浅伪书矣。脉诀行而脉经隐,脉诀之误既明,脉经其可复兴乎?奇经八脉者,其名出于《难经》,而其论原于《素问》,以非十二经之正,故谓之奇经也。 昔湻于意拜受公乘阳庆脉书奇欬术,即此世之医者,且不能举其数,况通其义乎。叔和曰:“瓦雨...
...线粒体(m-AST)中,而一般认为ALT不存在同工酶,我国学者证实在人组织和血清中也存在类似AST的两种同工酶,即细胞质ALT(c-ALT)和线粒体ALT(m-ALT)。【组织分布】AS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骨骼肌...
...翼内肌、翼外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司运动。这里主要介绍三叉神经与口腔有关的行径和分布(图1-20,1-21)。三叉神经行径与分布见表1-2。图1-20 三叉神经及其分布图1-21 三叉神经在牙齿、牙周及口腔分布示意图表1-2 三叉神经...
...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蕎、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
...气血精津液学说是关于人体生命物质的产主、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起自会阴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线向上,经过后颈部,越过头顶部,止于颜面部的上齿龈的正中。 【督脉】 奇经八脉之一。起自会阴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线向上,经过后颈部,越过头顶部,止于颜面部的上齿龈的正中(以上均沿正中线分布)。在...
...正态分布而呈t分布,其定义公式是(6.5)t分布也是左右对称,但在总体均数附近的面积较正态分布的少些,两端尾部的面积则比正态分布的多些。t分布曲线随自由度而不同(如图6.1)。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当自由度为无限大时,t分布...
...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