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家。无锡人。少攻岐黄术,自学成才,早年即创办“江左国医讲习所”于沪,后赴山西任中医改进研究会任理事,并主编《山西医学杂志》。后曾避乱于武汉、重庆。胜利后至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任教。1955年由卫生部聘至中医研究院,任...
...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记者手记 牵挂认识路老已经20年了,从第一次采访到后来无数次的接触,感觉他的确与众不同。他为人谦和的态度,温文尔雅的举止,一下子拉近了与患者、同事、学生的距离。他韬光养晦、淡泊名利的处世思想,促使自己埋头苦干、默默...
...从而起到热能化冰,斩关夺将,破阴回阳,辟秽开络,化瘤为血,散结活血,气血得利,经络得畅,脑瘤顽疾自可消减。 既然是从实践中来的经验,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国医大师邓铁涛读后认为高允旺新著的《脑病心悟》是西医学中医有成,称赞是其铁杆中医,朱良春...
...近代医家。名正,晚号潜心居士。福建福州人。随伯父恒有学医,后以医行世,治病多效。与林心斋、林笔邻为当时福州治温病之三杰。先后任全闽医药公会会长、神州医药总会福建分会会长。尝倡办三山中医专科学校、福建医学传习所。后筹建福建国医分馆、福州中医...
...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8月 全国中医学院首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在沈阳市举行。 8月 全国首次中等中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山东莱阳市召开。 9月 张仲景国医大学在河南省南阳市成立。这是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民办中医药大学。 ...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 李俭 中医膏方称“膏滋”,是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属于中药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是一种将三十味左右的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主要针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
...卫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19世纪西学东渐以来,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数次大规模的争论:一是19世纪关于中西医优劣、异同之争,二是20世纪初叶的两次存废之争,三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发展路线之争。西医传入伊始,没能成为中医的...
...当时的医生已经十分重视拔罐疗法,患者也乐于接受此疗法。 但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玻璃火罐及其投火、闪火等手法已显得麻烦及落伍。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保健场所,甚至是大部分中医院都还在使用非常传统的火罐,传统火罐的缺点表现在...
...近现代医家(1894-1955年)。字彭年,江苏川沙县人。自幼聪颖,攻习经学、小学、天文、历算,于医学亦多所涉猎,尝师事恽铁樵,并协助其举办函授学校,又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医院校。后又与徐衡之、章次公等人创办上海国医学校,任教务长。后又任学术...
...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500位名老中医带徒导师、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名医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研究》杂志编委、仲景国医大学教授等。 出身中医世家,1958年至1964年河南中医学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