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录》下品) 【释名】芭蕉(《衍义》)、天苴(《史记注》)、芭苴。 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焦,故谓之焦。俗谓干物为巴,巴亦蕉意也。《稽圣赋》云︰竹布实而根苦,蕉舒花而株槁。芭苴乃蕉之音转也。蜀人谓之天苴。...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𠀤音杖。《說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又《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
...《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𠀤音貓。《說文》管也。《易·泰卦》拔茅連茹。《詩·召南》白茅包之。《書·禹貢》包匭菁茅。《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又國...
...(《别录》中品)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并入有名未用草为一。 【释名】覆菹(《别录》)、草 弘景曰︰本草白荷,而今人呼赤者为荷,白者为覆菹。盖食以赤者为胜;入药以白者为良,叶同一种尔。 时珍曰︰覆菹,许氏《说文》作苴,司马相如《上林赋》作...
...水苏(《本经》中品)【校正】自菜部移入此。【释名】鸡苏(《吴普》)、香苏(《肘后》)、龙脑薄荷(《日用》)、芥(音祖)、芥苴(并《别录》)。时珍曰︰此草似苏而好生水旁,故名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煮鸡,故有龙脑、香苏、鸡苏诸名。芥、芥苴当作芥...
...甘蕉 【释名】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 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血淋涩...
...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 ,一名芥苴。生九真池泽,七月采。假苏∶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一名鼠 ,一...
...谬舛。适足滓秽先德。贻诮后来。姑私藏诸。以俟审订。脱有博达之士。操董狐笔。著僧宝史。取而补之。土苴罅漏。不为无益云尔。 绍兴乙亥十月望日湖隐堂释氏子(晓莹)叙。...
...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 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 地无容,哀之至也。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 当室缌。”缌者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