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_《古今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足托.盖我之学术优.而审病确.则彼之托于我者何事.而我之受于彼者何为.而敢易易出之.故凡希媚谄容.不邀而赴.以求悦于人者.其术固止于此也.或可治小疾.而不可治大疾.或可疗常病.而不能疗变病.其以轻为重.以重致...

http://qihuangzhishu.com/735/96.htm

附箴三首警_《古今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医箴今之明,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 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jian/613-23-12.html

和缓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和缓即和兴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 【和缓】 即和兴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1.html

小草》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宝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游艺志略自序 精义汇通 六经提纲 六字真言 六气便解 经补正 治病法解一 治病法解二 素问摘要 三证合参 说寒 说温 风温 湿温 说疫 辨证 治法 指南 审脉 附∶游艺志略...

http://qihuangzhishu.com/252/index.htm

叶序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家以《素问》有风寒暑湿燥火之病,合于天之六气,其变化若不可测,然则《素问》盖医之圣经也,圣经之义犹天也。天可几及乎,阶而升也。故涉山必历层磴,登屋必藉高梯,欲明《素问》之旨,必赖后人之解说,解说之书也,非徒诵读率尔操觚之可至发明奥颐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78/3.htm

千年越底蕴深_【中医宝典】

...□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方旗鼓相当。越杨质民《内经之哲学的检讨》提出“吾人欲讨论《内经》之真价,宜以哲学的眼光衡量之,不当以自然科学的见解批评之。”“《内经》之最高理论维何?曰辩证法的观察是也”。杨氏之文当时在全国转载者二十余家。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13.html

“四塔五蕴”——傣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08.html

治风不方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槐子煎治中风 困不.槐子(微炒) 白僵蚕(去丝嘴,微炒) 防风(去芦) 白附子(炮,各一两) 干姜(炮) 麻黄(去根节) 半夏(汤洗七次,各半两为末熬膏) 朱砂(半两,研) 牛黄(一分,研) 麝香(一分) 金箔(二十片,研,后入)上用好...

http://qihuangzhishu.com/628/82.htm

水痘麻疹等成年患者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盘和林通讯员刘正军杨卫国) 春困期“花痴”发病酿悲剧 精神卫生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春困期心理障碍 焦躁、烦闷、浑身不舒服……入春以来,这些难受困扰着众多市民,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在昨日启动的义诊活动上指出,春困期极易诱发多种心理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53.html

太医院令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官名。为太医院内低级官员。一般设八人,其选任及待遇,政府规定要在各部令史并相应职官内选取。若系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医院令史一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5.htm

共找到83,3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