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七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着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伤寒鉴》伤寒著作。一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7.html

方论(四十八)_《中国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亡名氏金创螈 方〕汉志三十卷 佚服虔曰。音HT 引之HT 。颜师古曰。小儿病也。螈。音充制反。 。音子用反。〔华氏(佗)外科方〕藏目录卷阙 未见〔刘氏(涓子)鬼遗方〕(新唐志。作男方。宋志。作鬼论。并讹。)隋志卷 阙隋志注曰。龚庆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73-1.html

古今医案谈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预后,以及医生的学术思想等等。因此,可以说医案是我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同医学一样,医案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中医治病有医案,最早可见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夭官》,里面写着"医师掌之政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0.html

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胎动不安,以银器煮上,即血止。又方∶后烦躁,卧不安稳。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分服。孙真人食忌正月游风。若烧葱和蜜食,杀人。食心镜∶主赤白痢。以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又方∶理眼暗,补不足。葱大半升为末,每度...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congshi.html

拙见治验_《痰火点雪》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人患咳吐血,余诊脉数而有力,独脾脉洪而紧,此煎炒浓味所致,乃脾胃二经火也。余以陈皮、白芷、当归、生地黄、桔梗、甘草、白芍、黄芩、贝母、天花粉、白茯苓、知母、黄柏,数剂而愈。一农家因救旱过劳,忽吐血不止,作火病治之,不效,求救于余,...

http://qihuangzhishu.com/752/19.htm

伤寒即能痘疹,能痘疹即能痈毒辩_《侣山堂类辩》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学士许叔微曰∶能伤寒,即能痘疹;能痘疹,即能痈毒。盖能医伤寒者,知表里、阴阳、寒热、气血、邪正虚实耳!伤寒之邪,从外而内;痘疹之毒,从内而外。若夫痈毒,有因于风寒暑湿之外袭者,有因于喜怒饮食之内伤者,是以伤寒、痘疹、痈毒,皆当审其...

http://qihuangzhishu.com/803/36.htm

徐而疾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法的要领。与泻法“疾而徐则虚”对举。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者,言徐内而疾出也”,指缓慢进针,迅速出针,使正气,即为补。后世针刺补法用三进一退或二进一退即出于此。参见徐疾补泻条。又《素问·针解》以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93.htm

阳明脉解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阳明脉解》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胃热内郁,故恶人、恶火。胃属土,故闻木音而惊。)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

http://qihuangzhishu.com/342/36.htm

_《证类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槐_(图))味苦、酸、咸,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脏急痛。以七月七日取之,捣取汁,铜器盛之,日煎令可作丸,大如鼠屎,内窍中,三易乃愈。又堕胎。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枝 主洗疮,及阴囊下湿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leibencao/471-19-5.html

《扬州日记》在线阅读

...一详细描述明末民族悲剧的奇文。 《扬州日记》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一些有影响的书籍和萧一山著《清代通史》、《辞源》、《辞海》,《中外历史年表》、《清史编年》,科普通俗读物《简明中外历史辞典》、《上下五千年》等都予引用。国外,如苏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86.html

共找到203,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