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论的解释_封建论的意思出处_汉语词典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

http://hanwen360.com/c/70703.html

教学观摩与保护病人隐私_【中医宝典】

...认识,另一方面与“准医务人员”法律制度缺位有关。目前实施的《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主要是对“准医务人员”的限制约束,很少有提供保护的规定,而这一点在不少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 因而,给“准医务人员”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使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223.html

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并推进医学教育工作。其他中央行政部门的医事卫生组织军政部下设军医司(后改为军医署),但又另设军医监理委员会,促进军医各机构的改善,并改组陆军军医学校。由卫生署长刘瑞恒兼任军医监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军医学校校长,并由卫生署所属的卫生实验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4.html

近代针灸教育概述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鸦片战争后,医学教育也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改变。政府不仅不支持针灸教育,而且还对中医药采用限制、排斥乃至消灭的政策。 太医院及地方医学的传统医学教育日趋衰退,而帝国主义开办的医院及西洋医学堂代之而兴起。但是,针灸由于其简、便、廉、效的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9.html

蒙医形成与发展_【中医宝典】

...1279年统一了中国。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沟通了国内各民族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同时也使中外医药科学有了更多的联系交流。元代医事制度除设太医院、御药院外,还在大都(北京)上都(开平)各设回回药物院一所。太医院饮膳太医忽思慧著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3.html

丁福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教育家(1874-1952年)。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来又先后进东吴大学、东文学堂学习医学及日本语。他又曾从赵元益学医,潜心研究,除对中医有所研究外,对西洋医学也有所体会,后来考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81.htm

唐“太医署”—世界最早的医学校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5.html

维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及病情报告、医治不安致死之调查等,可见医事制度一斑。户口账中记有“2人,医学生”,推测有医学馆之设立。吐鲁番受中原文化影响甚大。除四书五经教授,“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小异而大同。”(《梁书·诸夷传》)所出土医药文书,有《唐人选方第二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5.htm

太医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太医院始设于金代,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的最高长官是太医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此外,太医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育,另还设有各种名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01.htm

刘树农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刘氏治学对《内经》钻研颇深,尤其推崇《灵枢》,而对《难经》,则认为其弊多于利,有些方面甚至将中医的理论引入歧途。刘氏博学强记,被誉为“活字典”。在学术上勤于思考探索,绝不人云亦云。他治学严谨,曾多次引用顾亭林的话“凡着书立说,必为前人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ushunong/511-2-1.html

共找到686,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