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家(1433-1489年)。字用光,号后庵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业儒而精医,推崇丹溪之学。因见丹溪著述经门人整理编辑,有重复混杂现象,有失丹溪原旨,乃取丹溪门人著作及其曾孙朱贤家藏本合而参之,详加校定,删繁存要,于1481年刊刻...
...明代医学家。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祁门(今属安徽)人。家世业儒。因多病,乃从师于名医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曾在太医院任职。隆庆初(1568年)参与组织成立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着有《古今医统》、《...
...重思之。不误伤人。不概受人谢。盖医而有儒风者。君子取之。〔诊脉要诀〕医藏目录三卷 存〔李氏(时珍)濒湖脉学〕明志一卷 存题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着四诊发明八卷。...
...夫人大事.莫逾生死.百年之内.谁保无恙.乃一旦有疾付之庸手.甘心受害.枉死无怨.不谓至灵者人.而至愚者亦人也.病固不得不求医.而医之明脉者盖千百不一二数也.将谓不治.无以愈病.将听妄治.又恐丧生.余以为具慧鉴者方别妍强凭荐扬者亦须勉受唯有...
...德兄乃郎年十四岁,证患水肿,医投利水诸药无效,转致腹大如鼓,足冷如冰,头身俱肿,阴囊光亮欲裂,行动喘促,势甚危急,诊脉沉细无力。谓曰∶此脾肺肾三脏内亏之病也。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水无所制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仲师金匮肾气丸...
...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标目悉根据滑氏之旧。(存目)〔丁氏(瓒)素问钞补正〕十卷 存自序略曰。予被命守东嘉。夙夜只惧。勉修厥职,痛吾民往往误罹夭枉。故每自疚。乃召群医告曰。医者人之生命攸系。汝辈其知所慎乎。夫药之弗绩。术之弗精也...
...姑舍是。余于安道之医。深有取焉尔。(医史)四库全书提要曰。医经溯洄集一卷。元王履撰。履字安道。昆山人。学医于金华朱震亨。尽得其术。至明初始卒。故明史加载方伎传中。其实乃元人也,尝以伤寒论中。阳明篇无目痛。少阴篇。言胸背满。不言痛。太阴篇。无...
...冯磊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石瑞舫副主任医师的《侍诊日记——跟路志正教授学医》向人们展示了作者跟师学习的经历。该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中医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方法,对于没有机会跟随名师者,提供了学习的思路。 ...
...子不幸幼失怙,承大父训,习举业,思以儒自见。岁戊午秋,慈亲患臀疽,诊之诸方家,悉急外治,于本原上并不究心,绵延几一岁,不能效。母氏颇愤甚,顾谓予曰∶若辈误我,儿其干此事,无使患是者受母苦。余思医不任医,犹误人于此,则儒不任儒。其误天下,当...
...为医之道,修身、立德,治学,各有宗奉。今撷取先生日常有关论说数则,以窥先生为医宗旨及治学观点之一斑。 医乃仁术 为医首重立德 医者之对象为患者。患者对医者之要求一为医术高超,二为态度和蔼。庄子曰: “医者,道之脉,仁之源也。”自古即知医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